名词解释三公九卿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2:1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37
三公是丞相 御使大夫 太尉 九卿是各列卿就是众卿的意思追答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38
三个丞相和九个太聊
三公九卿是指哪些官儿 三公九卿的名词解释
1、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从汉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2、三公九卿这个词由来已久,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如《礼记》有云:...
名词解释三公九卿制
三公是丞相 御使大夫 太尉 九卿是各列卿就是众卿的意思
三公九卿制名词解释
三公九卿制决策体制是指中国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的决策体制。秦王朝的中央机关设有三公九卿等官职。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总管政治、军事、监察等事务;九卿指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廷尉(司法)、典客(民族事务)、奉常(宗庙礼仪)、郎中令(皇帝侍从)、少府(皇家财政)、卫尉(宫庭警卫)...
三公九卿(名词解释)
【答案】:秦朗统一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官吏系统。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太常,朗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理中央事务。
三公九卿制历史名词解释
三公九卿制决策体制是指我国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的决策体制。“三公九卿”管理决策体制在历史上沿用了800年之久。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主要是纵向集权、横向制约,即一方面逐步限制和缩小丞相权力,直至废除丞相;另一方面,是逐步强化监督检查体制,完善制约机制。三公:(1)丞相,...
三公九卿制历史名词解释
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包括:1. 丞相:作为政府最高行政长官,丞相下设有秘书处十三曹,并领导九卿。2.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战时可凭皇帝符节调动军队。3. 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主要管理记事,负责管理图籍、奏章,并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和监御史等。九...
三公九卿(名词解释)
【答案】: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建立起了中央官吏系统,称为“三公九卿”。其中,“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在三公之下,设有九位卿大夫,分别是太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他们分理中央的各项事务。
三公九卿制历史名词解释
三公九卿(sān gōng jiǔ qīng)据史记记载"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
三公九卿名词解释
三公九卿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三公指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九卿则是三公下属的重要官职。秦朝时的九卿包括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到了汉朝,奉常改称太常,郎中令变为兴禄勋,典客成为大鸿胪,治粟内史则称为大司农。三公九卿的设立始于秦朝...
三公九卿名词解释
三公九卿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du政府高级官职,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汉朝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兴禄勋,典客为大鸿胪,治粟内史大司农。三公九卿设立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