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3:3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18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起义发展的最高峰。以洪秀全为首制定并颁行的《天朝田亩制度》,是我国农民第一次提出的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土地纲领。尽管《天朝田亩制度》中包含着许多“乌托邦”的成分,但它毕竟是对存在已两千余年的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度的彻底否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把洪秀全看成是农民*家还是改革家,他都是当之无愧的。
洪秀全,原名仁坤,后改名秀全。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洪镜扬是个忠厚朴实的农民。洪秀全7岁入村塾读书,接受儒家正统教育,16岁因家贫辍学,跟随父兄参加过短期的农业劳动,17岁应聘在本村当塾师,年轻的洪秀全也曾幻想通过科举道路跻身仕途,但多次应试失败。特别是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应试不第,竟忧愤成疾,一病40余天,有时竟神智恍惚。据说,他在病中写了一首诗,“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江山西北外,声振东南日月边。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近人认为这是洪仁的伪托。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他再次到广州应试,再次失败。多次应试碰壁,连个秀才也没有得到,他激愤地把书扔在地上,大声叫喊:“等我自己开科取士吧!”经过科场的数次挫折,他对清朝*统治的强烈不满,对劳动农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与他个人科场失败后的怨恨结合在一起,促使他寻求新的出路,迈上反抗和斗争的征途。也就在这一年,他熟读了*教的传道书《劝世良言》,充分肯定书中宣传的“单一神权”和“平等”思想,随后便与冯云山、洪仁一道,创立拜上帝会。
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春,洪秀全与冯云山到广州附近各县及广西贵县开展拜上帝的活动。他们含辛茹苦,到处宣传,但历经8个月之后,效果并不理想。他从实践中认识到,缺乏必要的理论武器,难于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年冬天,他回到家乡,又一面教书,一面创造拜上帝会的教义。道光二十五年至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5~1846年),他先后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他根据*教的教义,并引用中国历朝掌故,在这三篇著作中,通俗易懂地宣传了天下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同时,宣布只承认*教的上帝是“天父”、“唯一真神”,天下凡人都是上帝的“赤子”,世间如果有人自称“天子”、“皇帝”,则是大逆不道,是“阎罗妖”,并号召凡间兄弟姊妹,“跳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诛妖扫魔,即反抗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堂。
掌握了基本的理论武器以后,便进入到实际的组织阶段。道光二十七年至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7—1848年),洪秀全利用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顺应人民群众要求改变困苦环境的强烈愿望,与冯云山一道深入广西桂平紫荆山地区,发展会众,建立根据地,设立拜上帝会的总机关,随后颁布了《十款天条》。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他又与冯云山、杨秀清、肖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结拜为异姓兄弟,组成起义的领导核心。
经过数年的宣传、组织和策划,公元1851年1月,金田起义正式爆发,建号太平天国。3月,洪秀全在武宜东乡登极称天王,9月,在永安(今广西蒙山)封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拟定《太平军目》、《太平礼制》、《太平天历》,建立初具规模的农民政权。1852年4月,洪秀全率领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攻桂林,乘胜进入湖南,以后转战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各地。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称天京。这年5月,他派兵北征、西征。秋天,正式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把太平天国*运动推向*。
洪秀全主持制定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中心,同时也包括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改革内容。它继承和发展了在此以前历代农民起义的“等贵贱”、“均*”、“均田”等先进思想,并与流传已久的古代“大同”思想相融合,描绘出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蓝图,以鼓舞和激励千百万农民为建立这个人间“天堂”去赴汤蹈火,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天朝田亩制度》把天下田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以一年早、晚两季亩产1,200斤者为上上田,每少产100斤降低一个等级,以此类推至亩产400斤者为下下田。上上田1亩,可当上中田1.1亩,当上下田1,2亩,当中上田1.35亩,当中中田1.5亩,当中下田L75亩,当下上田2亩,当下中田2.4亩,当下下田3亩。根据土地肥瘠程度和收成多寡如此细密地区分等级和换算办法,这不仅在农民起义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就是在历代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土地再分配,也难于做到,这反映《天朝田亩制度》的拟定,经过了认真的调查和周密的测算。
《天朝用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坏田,好坏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年逾十五岁以下一半。”《天朝田亩制度》的按人口多少分田、不论男女数量相等的规定,这是洪秀全的男为兄弟、女为姊妹的平等思想在土地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好坏调剂、丰荒调剂、此处与彼处调剂,这与他主张的不存此疆彼域之私、不起尔吞我并之念是完全一致的。当然,只强调按人口多少平均分田,忽视劳动力的强弱,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绝对平等思想,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实际执行也有诸多困难,这是一种历史的局限性。
以平等分配土地为基础,《天朝田亩制度》还在经济、军事、社会组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在经济方面,建立“国库”(又称“圣库”)制度。每五家为“伍”,设“伍长”,五伍为“两”,设“两司马”,五伍即25家设一“国库”。允许农民每家除从事田地生产外,可养5只母鸡、2头母猪。粮食除自食外上交国库,由“两”司马保管。“凡麦、豆、芋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婚娶丧葬开销按规定从国库领用,但不得超额。养蚕、织布,以及陶、冶、木、石等工匠,由25家中人兼做。力农有赏,惰怠必罚。婚姻不论财,鳏寡孤独残疾由国库负责供给,并免除劳役。这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典型的军事供给制。
在社会组织方面,与军事编制合二为一。最下层的是“家”、“伍”、“两”。四“两”为“卒”,设“卒长”;五卒为“旅”,设“旅帅”;五旅为师设“师帅”,五师为“军”,设“军帅”。除“四两”为“卒”成一百整数外,其余皆以“五进”,“两”司马以上为专设的官长。同时又规定,在一“军”内征募兵员12,000人左右,以保证战争中兵员的补充。由于25家设一国库,“两”司马负责生产、财政、民事,以及宗教方面的一切事务,所以“两”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这种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虽然是为了适应农民战争的需要而建立的,然而把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作如此简单化、绝对化的处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在社会变革方面,洪秀全倡导的男女平等*,无论在土地分配、参军参政、科举取仕,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了认真的贯彻。在为实现农民自己的理想而牺牲的天国英雄中,有许多就是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妇女。如果把太平天国运动称为一次伟大的妇女解放运动,这是并不过分的。
*曾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论人民民主专政》)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他主持制定并颁行的《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度的对立物而存在了10余年,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启发了后来者,使20世纪初的*者从一开始就集注意力于土地问题,并从它的绝对平等中吸取了必要的经验教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18
时势如此,东南沿海地区的汉人知识分子的民族反满倾向其实相当强,太平军沿江打过来的时候,基本一路顺风顺水就占领了江浙各大重要城市,而且还治理的不错,工商业出现了一定复苏的迹象,如果没一大批有文化的士绅辅佐长毛的话,这是不可能的。而清军打回来的时候,却较少听说太平军哪个大城市因为内应、叛乱、带路党等原因失守的情况,基本都是死战到底,清军恼怒之下甚至还要大肆*以报复。辛亥*前东南沿海各省“东南互保”、武昌起义爆发后瞬间批量独立,也是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