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2-13 12: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3:41
在古代,秦汉时期,食物是相对缺乏的,皇帝四餐,大臣三餐,百姓两餐(具体哪顿不吃不清楚)。
到了宋代,赵匡胤提出了百姓一日三餐这个相对科学的生活方法,并且为了满足食物所需,从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引进了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水稻作物,广泛在我国南方种植。
而一日三餐的推广,也使得宋朝开始各种酒楼旗幌林立,餐饮业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清明上河图,水浒传,等应该反应的很明确,此生活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而南方很多地方还有一日四餐甚至五餐的习惯,加上了下午茶和宵夜。
而从科学角度来讲
机体排空食物是有时间限定的。
比如:水,水果:30分钟-1小时排空。
纯瘦肉:2-4个小时。
混合性食物在胃肠道的时间大约为3-8小时。
所以一般来讲,我们胃排空的时间大约在4小时左右,
这样排开,就差不多是我们一日三餐的时间。
那么晚上为啥不需要在加一顿?因为我们晚上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工作、学习。对于能量的消耗相对是比较少的。
睡觉时候消耗率更小了,所以可以保持很长时间。有人可能晚上稍微加点水果、牛奶等,不算到正餐。也减少了晚上饥饿的情况。
所以一日三餐配合加餐就是比较科学的状况。
什么人要做出一定的改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全严格的一日三餐,经常会有一些零食、水果等作为加餐,知识我们并没将其算入正餐而已。
特殊人群的饮食规律需要一定的改变
1、胃部手术者需要少量多餐,一天想吃了就可以吃,至少6顿。
2、新生儿、婴幼儿,需要多餐。
3、孕期、产妇,需要有较为正式的加餐,调整正餐情况。
4、特殊工种,饮食不规律者,需要在三餐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将加餐严格执行。比如:开火车,经常夜班者。
5、运动员的饮食和常人是不一样的。需要有科学的加餐。
6、重体力劳动者,一日三餐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