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09: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2:55
我国土壤具有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域性等特点。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平原地区的土壤随纬度或经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分布。
我国地区的纬度地带性,有南向北为热带,季雨林,砖红壤;*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温带,针阔混交林,棕壤;寒温带,针叶林,棕色针叶林壤。
土壤的纬度地带性:
土壤的经度地带性:
随经度由东向西更替,在温带的内陆地区,从东向西分布为草原,荒漠草原,土壤为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棕漠土。
土壤垂直地带性:
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由于海拔增加,温度降低,植被也发生变化。例如在河北雾灵山(500—2100米):土壤垂直带谱为 600米以下为褐土;600米——900米为山地淋溶褐土;900米——1600米为山地棕壤;1600米——2000米为山地暗棕壤;2000米——2050米为山地草甸土 。
土壤分布的地域性:
土壤地域性:它是在土壤纬度带内,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不同,所形成的土壤类型,有别于地带性土类,而显示出土壤分布规律的区域性特征称为土壤地域性或土壤区域地带性。
土壤区域性分布主要由区域性自然条件的独特性所致,就是土壤的非地带性分布,如盐碱土、水稻土、风沙土可出现在任何气候带内,并且可与地带性的土壤交叉分布。是指广域土壤与大气和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他包括由于大气候生物条件纬度、经度及海拔高度变化所引起的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分布。
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12系列。
1.红壤系列:南方热带、*带地区自南而北有砖红壤、燥红土(稀树草原土)、赤红壤(砖红壤化红壤)、红壤和黄壤等类型。
2.棕壤系列:东部湿润地区发育在森林下的土壤,由南至北包括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漂灰土等土类。
3.褐土系列:包括褐土、黑垆土和灰褐土,这类土壤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腐殖质的累积,石灰的淋溶和淀积作用较明显,残积一淀积粘化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4.黑土系列:温带森林草原和草原区的地带性土壤,包括灰黑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白浆土和黑钙土。以强烈的腐殖质累积过程为特点。
5.栗钙土:包括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是北方分布范围极广的一些草原土壤。这类土壤均具有较明显的腐殖质累积和石灰的淋溶一淀积过程,并多存在弱度的石膏化和盐化过程。
6.漠土系列:西北荒漠地区的重要土壤资源,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和龟裂土等。
7.潮土系列:潮土、灌淤土系列:重要的农耕土壤资源,包括潮土、灌淤土、绿洲土。这类土壤是在长期耕作、施肥和灌溉的影响下所形成。在成土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新的属性,使土壤有机质累积、土壤质地及层次排列、盐分剖面分布,都起了很大变化。
8.草甸、沼泽土系列:即湿土。为水成、半水成土壤类型。草甸土直接受地下水浸润,在草甸植被覆盖下发育而成。沼泽土是在长期积水或过湿情况下形成的。广布于中国东北三江平原及川西松潘草地。均有深厚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
9.水稻土: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最为集中。
10.盐碱土:又可分为盐土和碱土。土壤中含可溶盐较高的盐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以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为多。华北平原和汾、渭谷地也有零星分布。
11.岩性土:包括紫色土、石灰土、磷质石灰土、黄绵土(黄土性土)和风沙土。这类土壤性状仍保持母岩或成土母质特征。
12.高山土系列:高山土壤是指青藏高原和与之类似海拔,高山垂直带最上部,在森林郁闭线以上或无林高山带的土壤。由于高山带上冻结与溶化交替进行,土壤有机质腐殖化程度低,矿物质分解也很微弱,土层浅薄,粗骨性强,层次分异不明显。因而将高山土壤作为独特的系列划分开来;有黑毡土(亚高山草甸土)、草毡土(高山草甸土)、巴嘎土(亚高山草原土)、莎嘎土(高山草原土)、高山漠土和高山寒漠土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