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怎么带孩子,该不该报兴趣班?我跟老公有了重大分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2-10 04: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08:37
伴随孩子的成长,孩子接触的外部世界逐渐扩大,让父母操心费力,需要父母关心教导的事会越来越多。
因此,父母在育儿方面的分歧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分歧特别尖锐:
细心的妈妈会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包括每个同学的名字都要问个清清楚楚,可爸爸却觉得什么都无所谓, 力求尽善尽美的妈妈和随随便便的爸爸到底谁对谁错呢?
教育分歧确实已经成为了不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孩子,让孩子不知道听谁的,或对父母吵架产生愧疚,更甚于有些孩子会趁着父母“争锋”,借机钻空子。
爸爸和妈妈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发生分歧,怎么办?
案例
美美,高中一年级学生。
爸爸是上班族,妈妈是家庭主妇,全职照顾美美。
美美上高一以后,妈妈对她的学习严加督促, 晚饭一吃完,她就催着美美去房间里写作业。
爸爸对这一行为有所不满, 认为女儿白天读书那么辛苦,晚上可以放松放松,没必要吃饱了饭,都不休息就去写作业,可以聊聊天、玩玩手机、看看电视。
妈妈则坚决反对爸爸的做法,觉得老公一回家就带坏孩子、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到了周末,爸爸妈妈也同样为了女儿是否要去补习班而意见不统一。
爸爸觉得学习是个独立的过程,没必要依赖补习班。
妈妈则反对,认为女儿就是要多参加补习班,才能更好地打下基础。
美美听着爸妈的争执有些不知所措,干脆偷懒。
教育分析处理不好会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决策和行为会影响孩子当下以及未来的行为。 由于父母自身也有着复杂的家庭生长环境和个性特点 ,他们各自都有着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
因此,父母之间的教育观念出现分歧的现象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 但是,教育观念的分歧容易对孩子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1.父母各说一套会导致孩子不知所措。
孩子尚处在认知不断发展的阶段,认知尚未成熟,对很多事物的好与坏认识得不透彻,他们往往会去征求大人的意见。
如果父母的意见是矛盾的,孩子就会产生疑惑。到底谁说的是对的。
比如,美美在家就不知道晚饭后是否可以看电视放松,周末是否要上补习班。
2.父母的意见分歧会导致教育孩子的效果大打折扣。
由于孩子不知道是听爸爸的意见好,还是听妈妈的意见好,他们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这样做容易导致孩子变成行为的“ 两面派”。
跟妈妈说一套跟爸爸做一套,或者钻空子,父母哪个对他有利,他就听谁的。 甚至谁的话都不听、自己怎么舒服怎么做。
比如,美美晚上想看电视剧,就在饭后打开电视,妈妈会斥责她:“作业没写完不准看。”
她就可以说:“爸爸都同意我放松,你怎么老*我读书。”
周末时美美赖在床上不去补习班,妈妈非常着急,就怪爸爸把女儿惯成这样。
爸爸听到妈妈说的话,会说:“我只是反对美美上补习班,但她在家里要自己复习,谁让她赖床了。”
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由于父母的教育意见不统一,美美干脆开始偷懒,对父母的教育意见都不听从。
3.父母意见不合会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
父母在家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从而让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
父母在教育意见上发生争执,这种紧张的气氛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父母的怒火随时可能波及孩子,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比如,美美如果听从爸爸的指令在饭后休息的话,
妈妈就会很生气:“美美,你现在听你爸的,不听我的了,以后成绩掉下来可别来找我。”
我们不难发现,美美身处在这样一种随时争吵的环境里, 她不管怎么做都会让父母其中一方产生不满,然后被斥责,进而产生消极的情绪。
这种消极情绪不利于她的成长。
当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分歧时,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对教育分歧要有正常的心态。
父母双方由于各自的原生家庭气质、性格等多方面的原因,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念,这是正常的现象。
对教育抱着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未必是一件坏事。
关键在于家长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对方的意见,仔细考虑两种做法的优缺点, 不要一开始就以拒绝的态度对待对方的意见。
家庭教育中没有“完美”这个词, 你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行,你就是一位优秀的家长。
适当认同彼此在学识、道德上的取向差异也非常重要。
爸爸们的取向是要明辨是非,必须做正确的事情;妈妈的取向却是一种女性特有的、对于他人的理解和共鸣。
男女之间这种本质性的差异会在教育孩子时突现出来。
爸爸大多在教育孩子方面更重视原则,孩子违反了既定的原则就要接受惩罚,而遵从了原则就会受到表扬;
妈妈会尽可能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为什么违反原则,是不是因为遇到了困难才违反原则的……
实际上,到底哪种取向更好是无从分辨的。
但是,为了让孩子的成长走上正轨,两种取向又都是必需的。
保持教育上的平衡,做好各自擅长的部分,就可以了。
2.对教育观念要事先沟通。
教育观念存在分歧时,父母应该多多沟通,尊重并了解对方的想法。
在互相了解之后,双方应各退一步,达成一种折中的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沟通和协商要在前,达成统一的想法告诉孩子在后,即孩子听到的是父母统一的一个意见。
比如,美美的父母就可以先协商,让美美在饭后休息半小时再开始学习。
当然很多家长会说,这是理想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父母又很难从心底达到对对方的认可,他们表面上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
但是孩子能够觉察到妈妈或爸爸在某一方那里还有 “商量” 的空间。
那这时候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
两个人中谁是对事件感受最强烈的一方,那么这件事就完全交给那方去处理。
这件事对谁更重要?谁对这件事有很强烈的负担?那么谁就去操作和解决。
3.在孩子面前给出一致而具体的指令。
孩子正在形成规则和规范,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明确的指导。
为此,父母双方针对同一件事,给孩子的教导应该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
统一而具体的指令,会让父母在孩子面前更有威信,孩子对于如何做也更加明确,不容易混乱。
比如,父母统一好意见,妈妈对美美说:“你休息半小时就去学习。” 如果美美没有听从,爸爸应再次提醒她休息后要及时学习。
美美就会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没有空子可钻。
4.在孩子面前不互相拆台。
父母双方应该表明自己绝对不会妥协的方面, 例如安全措施和宵禁时间,但是其他方面的事情就要灵活一点,多商量商量。
如果配偶的决定让你无法认同,应该私下里与他争论, 不要在孩子面前损了对方的面子。
家庭心理治疗师弗兰·沃费什(franwalfish)说:“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批判或指责对方,这一点非常重要。 父母在孩子眼中应该是互相支持、互相爱护、互相团结的 。”
比如,爸爸让孩子早点睡觉,妈妈却不这么想,于是瞒着爸爸让孩子再出来看会儿电视,这就很不妥了。
爸爸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最终还会伤害夫妻的感情。
5.做不到以上4点,也无需焦虑,控制好情绪更重要
当然现实情况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无法做到这样理想,家长也无需焦虑。
夫妻双方在孩子面前 理智地争论 一些小事情并没有什么害处,
孩子通过观察你们努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会有收获, 但是你们必须保持冷静,注意用事实说话,而不要感情用事。
邓宁说:“我们必须教导孩子的事中,就包括如何在有反对意见时解决问题。 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妥协,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没向他们展示过。 ”
可能会有很多人说,情绪上来后,根本顾及不到这些。
这就是你作为成年人要解决的问题了,作为家长,不应该因为一时的情绪失控,影响孩子的未来。
如果,您认为孩子的未来,比当下的情绪更为重要之时,忍一时,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我们要认可和体谅每一份关爱孩子的心,方法即使有所不同,却是殊途同归, 既然是同一个目的,还有什么是不能坐下来好好聊聊的?
即使当天可能会有较大的不理解,但是,认真考虑对方的话,会发现也不无道理。
毕竟,争执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更多的创伤。
当你和伴侣对孩子的教育有了分歧,
你是怎么处理的?
期待你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