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5: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45
新世纪太空科技工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也带动了空间机器人事业的飞速发展。研究表明,空间机器人将逐步担任主角,而人将退居二线。据科学家估计,建造一个500万千瓦的空间太阳能电站,需要600多人在空间工作半年时间,其中100多人在低轨道空间基地工作,而其余的则到地球同步轨道空间基地上去工作。并且还需要建立一支空间基地及发电系统的维修保养队伍。由此可以想象,未来的太空开发活动,将需要大量的人去完成。
我们知道,在以往的太空开发中,航天员已经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如登陆月球、舱外捕获失灵的卫星、太空修理“哈勃”望远镜等。但是这些活动究竟花了多少代价却不为人所知。未来开发和利用空间的前景虽十分美好,但要使人类能在太空中停留,就必须有庞大而复杂的生命保障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物资补给系统、救生系统等,而这些系统耗资惊人。据科学家预估得出,永久性载人空间站,其中生命保障系统、居住系统和航天员舱外活动系统3部分的体积约占核心舱总容积的16%,功耗占空间站总功耗的25%~38%,研制费占总经费的20%。而另据估计,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太空中活动,每个航天员每天花费50万~100万美元。
由此看来,开发太空决不能像在地面工厂那样,将成千上万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送往太空,去从事各种空间材料加工、空间生产、空间装配、空间修理等作业。而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研制大量的机器人,把他们送上太空取代人类,使之成为劳动的主力军,成为航天员的得力助手。我们可用人体来形象地对空间机器人加以比喻,机器人好比人的四肢和躯体,由他们完成各种各样的繁重工作,而人的作用则相当于大脑,指挥和监控着所有的机械活动。而倘若要使太空科技工业具有最高的生产率,最低的运行费用,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在人的监控下,将机器人和高度自动化系统结合起来,组成高可靠、高效益的人机混合系统。
我们知道,机器人是一种通用机械系统,它也像人一样,可以在事先未知的环境条件下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具有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推理、判断和决策的功能。但必须指出的一点是,人们也早已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机器人都能到太空中去工作,因为空间环境与地面环境有着天壤之别。空间机器人工作在微重力、高真空、超低温、强辐射、照明差的环境里,因此与地面机器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失重状态下,只要加速度不太大,纤纤细手也可挪动庞然大物。譬如说,航天飞机上的遥控机械手,是用复合材料制成的6自由度的机械臂,长达15米,自重400千克,在地面上虽然软弱无力,连自身重量的物体都抬不起来,然而,一到太空却能举起几十吨重的载荷。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失重状态下,只要对物体稍加推动,它就立即飞走,这给操作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给视觉识别带来麻烦。比如说,在地面上,放在工作台上的物体总是以固定面朝向视觉镜头,而在太空,漂浮的工件可以任何方位朝向镜头。这样空间机器人就必须具备三维视觉系统,还需配以特殊的标志码来识别物体及其方位。并且要求手指能灵活地选择所要抓取的方位上的物体,并带有接近觉、触觉、滑动觉、力觉等智能传感器,以便配合视觉系统来完成操作任务。在失重状态下,任何物体包括机器人本身都是处在漂浮状态,这样空间机器人必须是多臂型。一只固定用手臂抓牢某个结构件而稳住自身,一只操作手臂稳住工件,另一只操作手臂用来完成操作任务。而在高真空条件下,空间机器人的活动关节,与地面上的机器人活动关节也有本质上的差别,它需要采用固体润滑,并且要解决高真空条件下的金属冷焊问题。由于空间的微重力环境,操作手的动力方程与地面有较大差异,因此说空间机器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机器人。
值得一提的是,被选聘到太空工作的空间机器人,除了要能适应空间环境,还必须具备体积小、重量轻、挠性大;智能高、功能全、多臂型;微功耗、长寿命、高可靠等特性。而空间机器人在太空主要从事的工作则是:空间建筑与装配;卫星和其他航天器的维护和修理;空间生产和科学实验。
空间建筑与装配是空间机器人的一大任务,尤其是在空间建设的初期阶段。一些大型结构件,如无线电天线和太阳能电池帆板的安装,大型桁架及各舱段的组装等舱外活动,这些都离不开空间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去舱外将承担大型构件的搬运、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联结紧固、有毒或危险品的处理等一系列任务。据估计,空间建筑一半以上的任务,将落在能进行舱外活动的机器人身上。舱外活动机器人的特点是,在其末端操作器上带有高级遥控装置,可多臂协同工作,并配有工具夹和供货盘,由现场的计算机和专家系统给出工作指令,完成各种建造任务。
随着空间活动的不断深入,人类在太空中的财产将会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已向太空发*很多航天器,其中人造地球卫星约占90%。而这些卫星一旦发生故障,丢弃它们再发射新的卫星,一是很不经济,二是增加了空间垃圾,因此必须设法加以修理。而空间机器人将会把出现故障的卫星从轨道上抓回来,带到空间站上去修理,然后再用辅助火箭或轨道机动飞行器,将修复的卫星放回太空轨道上。倘若有的航天器不能带回空间站修理,大多利用智能机器人乘坐自由飞行器去执行任务,对某些部件进行拆卸和再组装,或者对构件进行切割和焊接。事实上,有很多航天器,为了延长它的工作寿命,需要不断补给被消耗的物资,如照相胶片、氮气、燃料、冷却剂等。在这些物资中,有的是有毒物质,有的则具有强腐蚀性,有的低温冷冻,在失重状态下很难处理。而派舱外服务机器人去执行这些任务,既经济,又安全,可谓是两全其美。舱外服务机器人携带全向天线,以便与空间站保持通信。除此之外,还带有激光雷达和彩色立体视觉系统,用以导航和识别目标。并且,机器人手指上装有触觉传感器、滑觉传感器、接近觉传感器,腕臂上装有力觉传感器,用以增加操作的灵活性和精确程度。体内可携带工作所需的工具、元器件。需要时可乘坐喷气背包飞离空间站去执行各项任务。
而舱内机器人则主要为科学有效载荷服务,因此,应按照实验的要求来选择机器人,可供选择的品种是很多的。他们不仅要执行应急和修理任务,而且要执行像添加反应物、产品收获、中间采样分析、搜集各种样品等一系列任务。舱内机器人的存在大大减轻了航天员的劳动强度和紧张情绪,并可在航天员离开现场时作为替补参与工作。有一种被科学家命名为“蜘蛛王”的小型舱内机器人,通过8根凯夫拉绳与机器人的工作环境相连接。这些凯夫拉绳从“蜘蛛王”身躯的边角延伸到工作空间各个触点上。通过增大或减小特定绳的拉力,机器人便可在整个工作间内移动,其位置精确度和重复率高得令人吃惊。
所以说,空间机器人在太空科技工业生产活动中,无论是在提高安全性方面,还是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都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随着航天活动的不断深入,空间机器人必将得到新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当人类重返月球,飞向火星,飞出太阳系之际,空间机器人将以崭新的面貌大显神威!
知识点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合理途径,找到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结构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