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有多少军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4:5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3
说起清朝军队,首先就得提到八旗军。八旗军是清朝最早的军队编制,士兵全部由旗人组成。需要指出的是,许多人把旗人跟满人混为一谈,这是一种误解。旗人包括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也就是说既有满人,也有蒙古人、汉人。
八旗军是清朝能够定鼎中原的核心力量,也是清朝中前期的国家精锐部队。八旗军分两类,一是驻京八旗(也称京营八旗),二是驻防八旗。驻京八旗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驻防八旗则是被派到全国各战略要地驻守,这些地方分别是: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乌里雅苏台、乌鲁木齐、察哈尔、热河。驻防八旗的兵力并不多,总共约十万人。其中,盛京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驻防的兵力最多,最高峰时达到了一万七千人。成都驻防八旗的兵力最少,只有一千九百人。驻防将军为驻防当地八旗军的最高长官,官阶为从一品。
八旗军虽然是清朝的中坚力量,但人数有限。要想统治一个庞大的帝国,必须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绿营军就在此背景下产生了。
绿营军的士兵全部由汉人组成,遍布全国各地,是清朝的主要军事力量。绿营军以镇为最高战略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师),一个镇的兵力在一万人左右。根据《大清五朝会典》的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全国绿营共六十六镇,总兵力将近六十五万人。绿营的最高长官是提督,统领一省绿营兵,官阶为从一品。
到了清朝中后期,八旗军和绿营军长期处于训练松弛,纪律涣散的状态,战斗力变得很差,完全看不到当年那种虎狼之师的影子。他们在与太平天国的交战中,完全敌不过骁勇的太平军。此时,一支新的军队走上历史舞台,那就是勇营。
早在于雍正、乾隆时期,就已经有了勇营这个军种。不过,当时它的名字不叫勇营,而是叫乡勇。乡勇是一种临时召集,辅助正规军作战的武装力量。一般为战时募集,事毕解散,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临时工”编制。
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在原乡勇基础上创建营制,编练了一支有独特制度的军队:湘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湘军。湘军是所有勇营中最出名的一支军队,此外还有李鸿章的淮军,以及各地仿照湘军营制编练的军队。
勇营士兵的粮饷都是由主帅发放,因此是一支私人属性很强的军队。勇营将士如果立下战功,奖励往往非常丰厚,所以士兵和将帅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非常强。在*太平天国的战斗中,勇营大显神威,成为了清朝的主要军事力量。湘军在鼎盛时期兵力达三十多万人,其中曾国藩直属部队约十二万,其他湘军督抚合计兵力二十余万。
战事平息后,勇营中的一部分将士遣散回乡,剩余的部队改编为防军,镇守各省险要之地。同时,清朝统治者也从绿营军中选出部分将士,效仿勇营的各种制度,组建了练军。自此,防军和练军就成为了清朝的主要武装力量。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清朝统治者感受到了旧式军队的落后,于是开始在天津小站组建了一支新军,名叫“定武军”,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北洋军”。
和以往的改编不同,这支新建陆军可以算得上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北洋军的武器装备全部采用洋*、洋炮,在结构、制度等方面基本都仿照当时德*队的编制。北洋军的士兵入伍条件严格,因此士兵的素质也比较高。
北洋军起初只有几千人,后来随着不断扩编,在1905年时,已经发展到六个镇(每个镇12513人),合计共七万多人。而到了1911年时,北洋军已拥有14个镇、18个混成协、4个标、1个禁卫军。
不过,让清朝统治者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支被赋予厚望的北洋军,最后却成了压倒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3
清朝前期中*队数量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下降,清朝前期军队除了八七以及内蒙古20万铁骑之外,就是二十万左右的绿营数量大概五十万左右,清朝在甲午战争时期动用军队是63万日日均是24万,在乾隆嘉庆时绿营兵力达到70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4
八旗可能有十万左右。杂牌可能有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