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4:5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3
在古代,各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管理制度,国家的办事机构也各不相等,但是一般上下相连的两个朝代,新出现的朝代多少都会借鉴前朝的制度。虽然总是说“前朝余孽”这个词,好像急着要否定前朝的各种功劳,但是新朝代的*或者百姓,也多是从上一朝走过来的,因此不论是百姓生活还是国家法度,都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
在我国古时,有个官职,它是在明朝出现,由清朝继承的,这就是“总兵”。明朝时,总兵的工作是负责守卫边防,遇到边疆有战争,当地的*就要向皇帝请兵符。得到授权后,边疆统兵的人才有权力出兵,如果没有接到皇帝指令,擅自出兵,就是有造反的嫌疑。
明朝的总兵堪称能够与巡抚正面叫板。明朝建立以后,蒙古势力败退北方草原,但并不甘心失败,一直集结力量不断的南下。为了抵御蒙古骑兵的进攻,明朝从东北到西北,总计建立了9个重镇,俗称为九边重镇,例如甘肃镇、大同镇等等。一个镇负责一大片地区的防务,类似于战区司令。 每个镇的最高长官就是总兵,每位总兵管理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军队。例如辽东镇总兵,能够管理9万多军队,属于实权人物。
到了清朝中期,总兵这个官职有了品级,受提督的领导,品级是正二品。很多人拿这个时候的总兵与现代的边防来比,说相当于军分区司令的级别。不管怎么说,总兵要负责的事务,确实非常细致。
大清朝总兵为正二品,管辖兵力少的三千左右,多的一万左右。绿营编制,为高级军官,相当于后世军分区司令,一般北方一个省两三个总兵,但广东常保持在八个左右。总兵如果转业当文官,降两级。
总兵虽然管几千人,但大清朝防范甚深,怕他们尾大不掉,多方牵制。总兵下面有副将,管左右二营,再下有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等中级武官。但是副将升降必须经皇帝批准,总兵管不动!上面还有提督或巡抚罩着。
绿营基本单位为营,以*人民为主,一个营又分汛哨,常由千总把总带队,防区常上百里,以求如臂使肘使指效果,使用极分散。
总兵手下只有一个营归自己支配,一般300人,称镇标。镇是军队单位,大约类似后世师级吧。提督直属营称督标,才500人。
总兵没有命令只能在本辖区活动,这三百人想造反是不可能的,故有清一朝,绿营没形成威胁,只有几次*乱。清末,新式军队兴起,绿营改为城防营,类似后世保安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3
清朝也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这点从清代文武*品级的设置上也能看出一二。清朝同品秩的*,文官的权力几乎都是远在武官之上,清朝总兵虽然是正二品的高级武官,但是他能调动的军队其实很少。这道题如果只是了解清代总兵的情况,那一点都不复杂,不过还是有必要通过这道题顺带了解下清代军队的一些情况。
清朝总兵在乾隆时期正式定为正二品,就其品级来讲总兵确实算是高级武官了,但其实清代总兵统领的兵力并不多,比想象中的要少很多。
清朝的正式军队主要包括驻守边关的八旗军和各省的绿营军,其中八旗军的组*员都是旗人,而绿营军是由汉人组成的军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八旗军的旗人兵员并不是指满人,而是由满人、汉人和蒙人等组成。因为清朝的八旗起初只是满八旗,后来扩充了汉八旗和蒙古八旗,这三种人都能成为旗人。
八旗军的军官是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等,而绿营军的军官是提督、总兵等,本题所说的总兵是属于绿营军的军官。
清朝每个时期绿营军的兵力不等,一般在60万上下,而这60万绿营军分布在全国各省,由十几位提督统领。 提督是每个省绿营军的最高军官,提督管辖本省的几个防区,防区也叫镇,防区的军事长官就是总兵,也叫总镇,所以总兵是提督的下级。
根据清朝的相关文献记载,一个总兵统领的兵力在数百到一万多不等,每个防区的兵力是根据该防区的任务轻重等因素设定的。
从数据上看正二品的总兵统领数百到一万多的兵力确实不算多,从这也能感受到清朝武官级别设置其实是虚高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4
镇守的地方不一样,兵种不一样,调遣的军队数量也就会有差异,一般都是陆军的总兵可以调遣的人数多一些,那些边防重地的士兵人数在一万左右,而水军的就比较少了,最少的只有几百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4
大清朝总兵可以调动一万人左右的军队。清朝一共有总兵83人,其中17名水路总兵,总兵力在63万,平均下来统领一万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3:15
在边防要塞,军队会多一点,大概会有一万多人,而在内地一般没有战事的地方,一般是*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