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3:4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02:12
在二十四节气中,秋天的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是去的意思。处暑即暑气至此而止,也就是到了处暑,炎热的夏季就要过去,气温开始逐渐下降,雨量渐少。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为白露节气。顾名思意,白露是气温渐凉,夜来草木上可见到白色露水的意思。
秋分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霜降节气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可见霜降是开始见霜的意思。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03:30
秋季节气: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
古人将一个太阳年,划分为季、节、气、候,1年=4季=12节=12气=72候,这就是季节、气候的定义。十二个月,每月设一个“节”,中间设“气”,如同划分十二竹节,竹节中间充气,此乃节气的由来,也是气节,节度的本意。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中国农历将只有节,没有气的月份,置为上个月的闰月。有节无气,即农历的闰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05:04
秋季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