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21:0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20:01
我推荐《尘土》。贾行家的文字绵密如丝,冷若冰霜,不涤荡剧烈的情感,也不刻意揭示某种道理,每句每段都关乎在年代中飘浮跌宕的东北,以及生存于其间的一个个平凡坚忍的人。“时代变迁”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图景,而是暗含在普通生命的记忆和行走之中。贾行家始终笃信福克纳的那句话:“记忆要是存在于肉体之外就不再是记忆,因为它不知道自己记住的是什么;因此,当他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就丧失,而要是我也不再了,整个记忆都得终止。是的,他想,在悲痛的存在与不存在之间,我选择悲痛的存在。”人世间的幸福与痛苦、污浊与清净、屈辱与尊贵、无奈与庄严,都是尘土中的一段路,直到归于尘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20:01
我推荐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为了发掘深埋于每个个体、可见的遗迹、可读的文献中的历史,迈克尔·麦尔租了一间当地的房子,睡火炕,烧柴禾,在小学教英语;他寻找柳条边遗址,四处打探能流利说满语的老人,试图从当地的博物馆、图书馆、村落间的草木中发掘历史的残存。最终他发现:当年针对汉族人而设的“禁地”变为一片葵花田;满族村里会说满语的老人们相继离世;一千万份清朝史料中,有20%是用满文写成,而能阅读它们的专家寥寥无几。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20:02
《历史·记忆·生产》则是学者刘岩通过一系列社会观察,对东北工业基地的角色变化做出的学术阐释。大众读者对于东北形象的想象,大多源自每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以东北二人转、小品为主的语言类节目,和诸如《钢的琴》《白日焰火》等围绕东北凋敝极寒地貌讲述故事的电影作品。那么在大众视野里,曾经作为新中国工业基地的东北,是如何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共和国长子”的阳刚形象,转变为小品、二人转中集中表现的乡土、媚俗形象?学者刘岩的这本书即试图从当代文化研究的视角,逐一回答上述问题。他在书中论述:“90年代以来,东北的衰落,不只是一个区域的衰落,也意味着旧的经济地理关系的终结。”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20:02
贾行家最擅长写、写得最漂亮的就是东北的人和事。这本《尘土》虽为散文随笔集,篇篇起笔落笔间却似小说,故事和人物的内里都带有某种狠劲儿、不为外人道的角力。全书三十余篇文章分为“人”、“世”、“游”三章,以哈尔滨等东北城市为背景幕布,书写祖辈、父母、亲友、邻居等等个体的生活和命运。“人”谈东北的家族记忆、逝者往昔,表面平淡无奇,实则暗藏一个个与命运抗衡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世”类似杂文,以小题出发,信笔荡开,四两拨千斤;“游”则如游记,写东北和山东的亲缘关系,写几座城市的盛衰之变。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20:03
《抚顺故事集》在人物故事中间穿插着抚顺旧景,标记了这座工业城市中一个个相对私人化的地理坐标。从这些坐标处出发,沿着小人物的行走足迹,我们或许得以窥见中国东北中小城市在急速发展过程中的浮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