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22:5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16
想当初,大禹即位后,一举平定了三苗,为显示权威,维护夏朝和诸侯国的统属关系,大禹发出号令:命天下各州的首领务必前来涂山会盟宣誓。在会上,大禹对各诸侯说:“此次盛会标志着天下太平,华夏团结。今后如有图谋不轨者,天下共诛之!”后来,为纪念这次盛会,大禹决定将各方进献的青铜铸成代表九州的九尊鼎。九鼎既然为国家社稷之象征,就应被极端珍视,可是大禹九鼎却神秘失踪。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九鼎的内容,《山海经补注·序》中有相关描述:“收九牧之金,以铸鼎。鼎象物,则取远方之图,山之奇,水之奇,草之奇,木之奇,禽之奇,兽之奇,说其形,别其性,分其类,其神其殊汇,骇视警听者,或见或闻,或恒有,或时有,或不必有,皆一一画焉。”《山海经新校正·序》中则记载了九鼎上面的文字:“按其文,有国名,有山川,有神灵奇怪之所际,是鼎所图也。”由此可见,九鼎之上不仅有山川河岳、草木鸟兽的图,还有关于各种物象的文字介绍,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的地图。
夏朝被商朝灭亡,九鼎就迁到了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为周所灭,九鼎就迁到了周朝的镐京。及至成王迁都洛邑,九鼎又随之被安置在洛邑,谓之定鼎。这时候,九鼎已经成为“天命”之所在,代表着王权的至高无上、国家的繁荣统一,即所谓“鼎在国在,鼎失国亡”。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势力日益强大,一次,他兴兵攻击陆浑之戎,*近雒邑郊外,威胁周朝,周定王无奈之下,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就曾“问鼎小大轻重”,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一直在寻找九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在泰山完成祭天大典后,曾专程来到彭城泗水之滨,派人打捞周鼎,但毫无结果。《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过彭城,斋戒祷词,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泗水》则这样记载:“九鼎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和三代,大喜,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所谓‘鼎伏’也。亦云系而行之,未出,龙齿啮断其系。
故语曰:‘称乐太早,鼎绝系。”这个故事在汉代民间广为流传,还被制成了很多画像石、画像砖。目前,已经发现的“泗水捞鼎”的画像有数十幅,画面大同小异,基本为一条上有拱形桥的河,桥上正有车马行人通过。桥的左右两侧各站一排人正在用力拉绳,绳子系在柱子上,中间一人负责绳子的方向。绳子的另一端分别拴在铜鼎的两个耳上,铜鼎刚刚被拉出水面,这时,从水里跃出一条蛟龙将绳子咬断,铜鼎又落入水里。这就是《水经注·泗水》中描述的故事梗概,也是关于九鼎的最后记载,从此以后,九鼎从史籍中消失,其下落也成为千古之谜。
西汉有个叫辛垣平的人,上书给汉文帝说:周鼎没于泗水,现黄河改道,连通了泗水。 他望见东北汾阴有金光宝气,可能是周鼎出现。汉文帝听了欣喜异常,在汾阴建了一座庙,恭请宝鼎降临。可惜的是直至汉文帝驾崩,宝鼎都没有降临。时至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下落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手法,收录了司马迁上述的两种说法,同时还补充一条史料,说是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沉默在彭城泗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出巡经过彭城,曾驱使几千人到泗水中打捞,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到了清代,历史学家王先谦对九鼎的去向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周人为防止大国觊觎;加上经济困难,采取了毁鼎铸钱的下策;对外则诡称丢失,不知去向。
二、史载秦灭周取鼎,为时人揣度之辞,并非事实。
三、秦人谬传九鼎沉入泗水,秦始皇也受到愚弄。这些说法发人深思,但未必即为至论。
四、九鼎既然被周人视为天命之所在,也就只能与社稷共存亡,岂有因大国觊觎而自行销毁之理?
所以,王先谦认为东周王室逐渐衰落,而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却虎视眈眈,力图统一中国,取代周的地位。因此,象征王权和“天命所归”的九鼎,自然成为各诸侯争相夺取的稀世国宝。而此时周王室已经人不敷出,为解决财政困难,也为避免诸侯国兵刃相向,前来问鼎,于是将九鼎销毁铸成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却没有历史记载和实物的证实,不足为信。
由于大禹九鼎下落不明,且在北魏以后历史全无记载,也有人开始怀疑大禹制鼎的真实性。但是史籍中有多处关于九鼎的记载。《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左传》中也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夏朝初年,朝廷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夏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
造鼎之前,曾先派人将全国各州的名胜之地和代表性的奇异之物画成图册,造鼎时即把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上,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即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各州以自然的山河为界。其中豫州鼎为*大鼎,象征豫州作为*枢纽的地位。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表明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
我们常说的“一言九鼎”,就借用了“九鼎”的含义,比喻量大,说的话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17
冀州、兖州、青州、徐复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17
当时的九州不是当今中国的疆域,大致是中原地区,是汉人主要活动区域,所以九州另有别称“汉地”。据史*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洲,雍州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18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后世各朝对九州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