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22:38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8 22:06
近代,佛教、道教、天主教在个别彝族地区有传播,但彝族信仰万物有灵,崇拜神灵、祖先、图腾的固有宗教影响仍很深。
神灵崇拜。信仰在神、地神、水神、石神、山神、火神及日月星辰诸神。彝族认为宇宙万物为天神所造,土地为衣食之源,水神主宰田地不受水旱之灾,火神可以驱邪等。彝族民间皆有祭天习俗,小凉山彝族男子蓄小辫使其竖立,象征天神“天菩萨”;巍山县彝族正月初一要祭地母、祭火,称“祭火龙太子”;弥勒县西山彝族农历九月择示地神;寻甸县彝族在祭祖时要祭水神;永仁县彝族正月初二要举行“火神会”,彝族的火把节同时也是祭火节;昆明西山的黑彝在正月二五要杀猪祭星辰,白彝有祭太阳菩萨的习俗。
祖先崇拜。彝族认为人的灵魂不死,通过火葬可灭形骸,使灵魂解脱出来,独立存在或栖附他物,游离的鬼魂被称为鬼。已故父母之灵是善鬼。重葬仪和崇尚祭祖,认为可庇佑子孙后代兴旺昌盛。父(母)死后,一般都要举行停尸、跳丧舞、毕摩念经、亲友吊祭、择日出丧、毕摩给亡灵指路、立灵牌等仪式。祭祖有日常祭祀、节日祭祀、超度祭祀3种。
图腾崇拜。彝族盛行图腾崇拜,主要是竹崇拜、松树崇拜、葫芦崇拜及鸟兽崇拜。富宁县彝族认为本族与竹有血缘上的联系,每村都种一棵兰竹,农历四月二十举行祭竹大典;澄江县彝族视青松和栗树为神林,三月初三全村举行大祭;楚雄、红河地区彝族传说祖先在洪水泛滥时藏于葫芦而传人烟,故以葫芦作为祖先崇拜的实物在家供奉;新平彝族各家以鸟兽的一种作为自己的祖先,每逢节日或祈祷时要献祭。哀牢山彝族崇拜虎,衣饰图案与虎有关,妇女围腰绣有虎头,小孩戴虎帽,老人穿虎头鞋。双柏县彝族正月初八举行“跳虎节”。
彝族认为鬼魂是灾难的象征,附于各种物体上要作崇,凡遇灾荒、疾病都认为系恶鬼所致,因而相信招魂、放魂、摄魂的巫术。过去人生病不用医药,而是请毕摩驱鬼除邪。相信卜卦以择吉凶,婚丧及生产都有许多禁忌。毕摩为彝族宗教的祭司,主持宗教活动并教授彝文,翻译彝经,为人占卜。地位低于毕摩的巫师,称为苏尼或么尼。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9:14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演变过程中,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群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原始宗教。它在各方面影响着彝族人民的生活,其中也包括丧葬。
灵魂观念
在彝族人的观念中,人和万物均有灵魂,他们认为人活着时灵魂与肉体若即若离,人死时,灵魂彻底离开肉体而去。“人死魂3个,1个去投胎,1个守灵台,1个转阴世。”离开肉体的灵魂,有的变成善魂造福子孙后代,他们与祖先均在灵界;有的(如凶死者)变为恶鬼,到处游荡,给后人带来灾难。因此,在老人死后几日内或隔数日、数年,都要进行“玛都果”、“招竹灵”。老人死后其骨灰要撒到岩洞或深山竹林中,然后在此选一棵长得很茂盛的的箭竹连根带叶拔回做灵牌。拔竹者必须是死者之孙和一个未犯过禁忌的外人。拔时应该先敬献炒面、鸡蛋、酒等食物,口中念:“祖灵啊,我们翻山越岭找到了你,现在请你跟我们回去吧,回去保佑你的子子孙孙。今天是最吉利的日子,走吧,跟我们走吧!”箭竹带回后放在幽静安全处,人畜都不能碰,次日准备鸡、猪等物在火葬处由毕摩(神职人员)主持做灵牌。毕摩一面念《招魂经》,一边做灵牌。将竹根削成铅笔头大小,再插入一根劈开的5寸长的8角树枝里,放少许纯白羊毛。再用麻线缠好,男9匝,女7匝,男成“英雄结”状,女成披发状,然后插在竹蔑笆上,经过一定的祭祀程序,将灵牌用木钉钉于幼子家火塘上方,每逢过年过节,家人都会供奉。如果要挪动,则须经过祭祀。他们认为,回归灵界的灵魂,每逢佳节,经过生活在阳界(世俗界)的后代祭祀,暂时回到阳界,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这些魂灵会保佑家中平安,由此而产生了对祖宗的崇拜。至今,在四川凉山彝族家中,凡遇客到,杀牲,必先敬祖。最隆重的莫过于过火把节的祭祖仪式。灵魂不死和崇祖敬宗的观念在彝族人意识形态中是根深蒂固的。
火的崇拜
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刀耕火种时代,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和残酷的奴隶主统治下,深居大山的彝族人民从生到死的每一天,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火,火把生食变成了熟食,火驱走了寒冷和黑夜,火给了他们希望和力量,所以彝族人民自古崇拜火,火葬是这种民间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彝族火葬源远流长,火葬形式也不尽相同,主要因死者的年龄、性别、死因等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年龄的结构来看,若是老人(一般指60岁以上的老人)过世,则丧事喜办,奠祭时间长,可从3日到5日或7日;参加人数多,可从几百人到上千人不等。如果是中年人死去,往往从简,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如果是小孩夭折,则不宜声张,只是与死者关系密切的人匆忙办理丧事,过程简单。
火葬因死者死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正常老故,认为是吉,大操大办,往山上葬送;若是凶死,则为不吉,火葬时往往向山下河边火化。凶死者,如吃毒药而死、自缢而死、翻车而死、久病或带伤而死的,在火化前有毕摩专门比热甲开(为凶死者指其应该走的正道)。
对于彝族来说,火葬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彝族人对待死亡是乐观的。他们认为死亡就像“笋壳离开了笋,枯叶离开了树”一样自然。彝人面对死亡没有恐惧,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结,死亡的恐惧就这样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