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22: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6:05
时间危机,即人生危机。没什么比把握光阴更重要。
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的。很多时候,*自缚,即精神自救。
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腐草化萤,化腐朽为神奇,多可爱的想象,多灿烂的心愿。
“故乡”的文化任务,即演示“一方水土一方人”之逻辑,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之出处。
为什么美丽的东西都脆弱?为什么人类活得越来越顽强?
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与寻找,地点则用来生活和体验。
明明“现场”荡然无存,现实空间中全无对应物,却要少年人硬硬地抒情和陶醉,这岂非无中生有、画饼充饥?这不荒唐、不悲怆么?
童年是懵懂的清晨,像沾露的牵牛花,枝条鲜嫩、柔软,充满汁液和梦幻。而青春则是朝阳时分了,用某个*家的话说,是“*点钟的太阳”。
你打开了一扇门,即等于关上了一扇门,从审美的角度看,最美妙的门一定是虚掩的那种。青春最美的是绽放,而非收割和斩获什么。花朵总是比果实更鼓励人,春天里,为何要急急做秋天的事呢?
无论是一个人的动情,还是两个人的恋爱,都要怀揣一颗神圣之心。别轻浮,别鲁莽。因为这件事实在太美,像天上的云。
迎曦而出,沐夕而归;伴虫入眠,闻鸡起寝;循天时而动,不负光阴华灿。
从精神性上看,“青春”是最心奎摇荡的季节,情感枝叶最茂密,梦想的天线架的最高,像夏日里的爬墙虎,疯长到一切可攀之处。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他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魂牵梦绕的旧影?此即替自己收藏童年、见证青春的地方?
它们是人生流程中最唯美的两栋时空,人生最诗意的元素,最烂漫和绮丽的风光都寄宿其中。
即便如此,其夏夜却让我黯然神伤,那一盏盏清凉似风的小灯笼呢?那明明灭灭,隐隐绰绰的小幽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