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句的全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7:5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2:06
2006级古诗词文言文考点预测(根据06年考试说明编写)
一、古诗词默写分类积累
1、按地点分
沙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古战场: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季节时令:
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按主题分。
爱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送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爱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奉献:春蚕到死诗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忧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感叹时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诗中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中斗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层。 诗中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中典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二、古诗词赏析。
1、《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本诗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无题》诗中,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0、《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写出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
15、陶渊明的《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心远地自偏.\"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16、李白的《 行路难》: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18、《蒹葭》一诗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19、.杜牧的《赤壁》:《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无题》中运用比喻表现两情相依的句子是哪一句并作赏析。通过神话传说巧妙表达心思的句子是哪一句并作赏析。
析:用比喻表现两情相依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把“丝”比作“思”喻指对恋人的思念,这两句用“春蚕”“蜡炬”的牺牲精神来比喻两人爱情的无比坚贞至死不渝。现在用这两句诗来比喻对工作的尽忠、牺牲精神。用神话传说表达心思的句子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指海上仙山,“青鸟”指西王母的使者,诗人借用传说表达对心中恋人的深切思念。
21、《浣溪沙》中的千古名句是什么,并作赏析。
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誉为千古奇偶。这句诗的理解是:花开花落,燕来燕去取决于自然,这都是自然规律,但有谁能改变呢?这句诗表现了作者感叹时光的流逝,无可奈何人却在这中间衰老了。
三、文言文理解(部分重点请参考《新课标文言文复习资料》)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③《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④《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⑤《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⑥《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周敦颐《爱莲说》(体现不与世同流合污) 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③本文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④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⑤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⑥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什么地方?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伯乐不常有。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4、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写出《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写出《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写出《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人才在困难中造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岳阳楼记》中,作者用“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人”的“悲”和“喜”。 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 仲 淹在《岳 阳 楼 记》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现迁客*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表现迁客*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荡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8、《醉 翁 亭 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中的主旨是与民同乐,在第一段就微露主旨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9、《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10、.诸葛亮《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第一条建议是广开言路,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 第三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作者反复陈述的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11、《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两文都写到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两篇文章都写景,但写景的意图有什么不同?
析:《醉翁亭记》写醉翁欧阳修饮酒意在写乐,写醉是表象写乐是实质,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醉翁的醉在不胜酒力,醉在山水美景,醉在百姓和乐与民同乐。本文“句句记山水,却句句记亭,句句是记太守”写景目的是表达作者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以写景写乐,以乐表现作者情操——与民同乐。
《岳阳楼记》中写景描写了“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满目萧然”的阴冷画面和“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皓月千里”的晴明景色。其中写晴明美景时“把酒临风”饮酒是为助山水之兴。文章的两幅色调不同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反衬古仁人之及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广阔胸襟,同时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
12、诸葛亮一身经历可用哪一幅对联归纳,并说明对联中的具体事件。《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哪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
析:对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六出”——六出祁山;七擒——七擒孟获;东和——东和孙吴;北拒——北拒曹魏;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一心只为酬三顾”——指报达三顾茅庐之情;“水面偏能用为攻”——指火烧赤壁。《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亲贤臣,远小人”用自己的话归纳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nìn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2:07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作者:搜索整理 阅读鉴赏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66 更新时间:2005-5-19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437307.html?si=4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2:07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作者:搜索整理 阅读鉴赏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66 更新时间:2005-5-19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2:0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参考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岑参的边塞诗奇丽壮美,富于浪漫主义*,也不乏浪漫手法。他善于写奇丽壮美的西北边塞风光,如火山、沙漠、雪海、草原、狂风等,然而这些奇特壮美的自然现象又常常构成艰苦卓绝的环境,形成对军旅生活的考验。而诗人又极善于把边关将士放在这样的考验中,突现他们的豪情壮气。边疆环境的恶劣,边陲生活和战事的艰苦,有力地衬托出戍边将士的英雄主义精神。诗人善于使用夸张、比喻等浪漫主义表达方式,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岑参与高适都长于写边塞诗,且都具有豪迈雄壮的风格,又都长于七言歌行体。因而自当时起就有"高岑"之并称。但二人又有许多不同。仅就二人的边塞诗而言,高偏于悲壮,岑偏于奇丽;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高诗浑厚质实,岑诗瑰奇俊峭;高富于现实关怀,岑长于浪漫想象。大抵就思想而言,高深于岑;就艺术而论,岑美于高。岑诗的艺术个性极为明显,他是胜唐李白之外的又一位优秀的浪漫诗人。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55283.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2:0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介绍】
简介
岑参 (715-770),荆州江陵人, 南阳人。早岁孤贫,博览经史。边塞诗派诗人.岑参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你的字面写错了,应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诗 写的是 冬天下雪了,树上落满的雪花,好象春天来了,所有的树都开了 白白的犁花.诗人把雪花比喻成犁花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武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官名,唐时设置的,是节度使和观察的僚属。(2)白草:产于西北边地,秋天变白。《汉书·西域传》:“鄯善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多白草。”颜师古注:“白草,草之白,似莠而细,无芒,其熟时正白色。”(3)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胡: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4)梨花:这是形容雪花。春天梨花盛开,颜色雪白。(5)散入:指雪花因风纷纷飘入帘内的样子。珠帘:缀有珠子的帘幕。罗幕;绫罗制成的帷幕。(6)狐裘(qiu求):用狐皮做的皮袍子。锦衾(qin亲):锦缎缝制的被子。(7)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拉不开弓弦,因为天太冷,手冻僵了的缘故。(8)都护:都护府的长官,镇守边境的统帅。这里的“都护”和上句的“将军”都是泛指。铁衣:金属或皮革制成的用作战时护身的衣甲。著:同“着”,穿。(9)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10)愁云:阴云。惨淡:昏暗地铫。凝;停滞不动,指因天气奇寒百冻结了。(11)中军:本义指主帅亲率的军队,这里是指主帅所住营帐。饮:置酒宴请。归客:指武判官。(12)胡琴句:指席间演奏用以佐酒的各种乐器。(13)辕门:古代军营出入处用车辕相向架起作门,故称营门为辕门。(14)掣(che彻):牵动。冻不翻:是说红旗因雪凝而冰冻,虽有风吹,也不能飘动了。(15)君:指武判官。(16)天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17)山回路转:指山路曲折。(18)马行处:指马走过后雪地上留下的蹄印。
[简要评析] 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正如诗题所标示的那样,这首诗以歌咏白雪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一开头,就把边地奇寒、早雪的特异风光和壮丽景色,通过典型事物,用饱蘸淡墨的画笔,以浪漫主义手法氢它描绘了出来。北风卷地,连那坚韧不拨的白草,也为之摧折。那风啊,简直是一把锋利的铲刀,把大地乔得净荡荡的了。可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这境界该是怎样的新奇壮美!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那飘飞的雪花啊,连帐内的罗幕都打湿了;狐皮袍子不暖啊,盖的锦被也嫌太薄;将军的手啊,已冻得拉不开弓;征战护身的铁衣啊,也冷得难以穿上。但就在这一派难耐的奇寒中,透出了一股雄的健的气息。珠帘罗幕,狐裘锦衾,是多么的富丽;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又是多么威严。它巧妙地把防守边疆,战胜奇寒的将士,生动而鲜明地烘托了出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毕竟还是奇寒,从而才能显示出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八月在内地,正是桂子飘香,皓月增辉的美好时节,而边地呢,已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可是,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但不萧瑟、凄凉,而是浑厚、沉郁,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奇峭的艺术风格的特征。正是在这漫天皆白,寒气袭人的时候,中军设宴,饯别归客。一时胡琴、琵琶、羌笛齐奏,伴着塞外风光,自是别有一番天韵。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