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7:2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7:17
大都在观望以求得自保(明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征伐叛番过程中因多次露宿山野时得瘴疠,同年三月,朱樉去世,年四十。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洪武三十一年病逝。)!建文帝“削藩”本身不得人心,诸王权力被大大剥夺,同时,削藩没有系统的指导纲领,过于急躁,在王公大臣中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藩王”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前朝教训,大封诸子为王,诸子就藩于要地,一方面可以加强边防,防备蒙古鞑靼、瓦剌部,另一方面,可以在必要时进京勤王,防止国家内部*。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年长的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们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袭;这些藩王都是用来作为抗击蒙古侵略和*叛乱的支柱。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
“藩王”做大本来不是问题,至少不会短时间内出现大问题,朱元璋相信自己的继承者能“解决”,可是,朱元璋心目中的“合格”继承人却出现了问题:洪武25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这给朱元璋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朱元璋一直在培养朱标做一个“优秀”的君主,朱标做为嫡长子,也一直是各位兄弟的“好大哥”,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朱标做为太子“深得人心”,朱元璋之后,太子朱标完全有能力应对朝政、处理*与地方藩王的关系。
可是,朱元璋的“苦心经营”因为朱标的逝世而付之东水,朱元璋又一次面临抉择:帝国由谁继承?最终,朱元璋选定了“皇长孙朱允炆”做为太子朱标的继任者。史料记载,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在他14岁时,父亲朱标生病,他在一旁小心伺候,昼夜不曾离开,就这样一直照顾着自己父亲两年。洪武25年朱标逝世,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他在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元璋看中了朱允炆“仁孝”,可他能守卫偌大的一个帝国吗?为此,朱元璋继续大肆削减“开国功臣”,他设立的特务机关锦衣卫监视全国各地,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锦衣卫权力甚大,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朱元璋制造了诛杀开国功臣的“胡蓝之狱”,像徐达这样的元勋都不得不“安分”做人。
剪出功臣武将,朱元璋将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军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所专擅。可他还不放心皇长孙,朱允炆继承了父亲朱标的仁孝,可却完全没有能力“压制”群臣,更不要说他那些“拥兵自重”的叔叔,如何处理“藩王”问题是朱允炆必须面对的“难题”!
建文“削藩”
缺乏治国经验的建文帝重用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密谋”削藩巩固*皇权。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 。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
朱允炆认识到了“藩王”尾大不掉,必须“除之”,可他却忽视了“削藩”问题如若处理不好,肯定会引发国家动荡,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便是最好的教训。
建文帝即位伊始便开始对“藩王”动手,在和亲信讨论之后,他支持黄子澄的主张,先后废除五位亲王(先弱藩后强藩,拿有“问题”的藩王开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建文帝和他的谋士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正确而又系统”的纲领,燕王朱棣作为当时最年长的叔叔,无论是执政经验还是魄力都是南京最大的“敌人”,可朱允炆第一步就走错了,强制废除藩王走“极端”;擒贼而不先擒王,走歧途;“求速而不求稳”明显缺乏“*眼光”;“重文轻武”招致灭亡。
朱允炆用“文官”制武将方法可行,可却不是时候,既然你铁定了心要“剪除藩王”却忽视武备,这不是自己找打?实力才是硬道理,你没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本身就该引起警惕,燕王常年镇守北平抵御蒙古军队,其治下军队将士一流,反观南京方面呢?虽然军队十倍于燕王,可一没有统兵大将,二军队缺乏战力!朱允炆用文官制衡武将,本身就引发军队将领不满,你还指望能打胜仗?
燕王起兵“靖难”
朱允炆登基还是个黄毛小子,完全凭借自己的“热血”做事。可他忘记了,他和那些亲叔叔缺乏“感情”,他根本没有资历却继承大统。上任伊始,树立威信,惠民爱民才应该是最佳方法,削藩应该缓缓图之。可他大刀阔斧的剑指藩王,公然向诸多藩王宣告:你们是我的敌人!老谋深算的燕王怎会不知?朱允炆又走了一步错棋:释放了在京的燕王朱棣三个儿子(人质也不要了),试图以此降低燕王“戒心”。
好了,朱棣彻底“安心”了,反也是死,不反也是个死,还不如放手一搏。1399年,朱棣起兵反叛,迅速控制了北平城。他援引《皇明祖训》,号称清君侧,指国君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为奸臣(谋害皇室亲族),需要铲除,称自己的举动是,为国“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并上书于惠帝朱允炆。
四年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却一再暴露“能力”不足,他生怕背上骂名“射杀亲叔叔”,致使南军一再丧失剿灭朱棣的机遇,最终,燕王朱棣凭借自己原本属军及宁王的军队,击败百万之众的南军,1402年饮马长江,在众臣的“拥戴”下登基,是为明成祖(建文帝是不是被烧死了,成了一个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7:18
朱棣在造反的时候,其他王爷有些做保皇派,有些做逍遥派,有些愿意做朱棣的同党。
一切都还是要从朱允炆的爷爷——朱元璋说起。明太祖朱元璋汲取前朝的教训,大封诸多儿子为王,诸子盘踞在自己藩地,一方面可以加强边防,防备游牧民族鞑靼、蒙古与瓦剌的入侵。在国家危难时候,也可以进京做必要勤王,避免国家内部动荡与内乱的出现。
在1370年,明太祖陆续分封给他的几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在长江中部与西部边境地区当藩王,藩王也实施王位世袭制,也就是父亲死之后位置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等等。这些藩王都是作为抗击蒙古侵略与*叛乱的重要力量,藩王的子孙们也能享受广泛的特权与巨额的年俸。虽然藩王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也没享受直接的行政权力,却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人数也在3000-15000之间。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造反的时候,也走了八个儿子,剩下十七个皇子,立场也不是相同。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在登基之后才发觉爷爷留给自己一个坑,藩王的叔叔们权力太大威胁到自己的政权,于是大臣们就提建议,赶紧“削藩”,把叔叔们的事摆平了,不能让他们危及到你的江山。
所以,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候,一些藩王由于是建文帝权斗的牺牲品,自然也恨自己的侄子建文帝,也与朱棣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这些皇子有老五周王朱橚、老七齐王朱榑、老十三代王朱桂、老十八岷王朱楩。
一些藩王也是持着隔山观山的态度。如谷王和辽王选择跟朱允炆的**站在一起。
宁王选择了隔岸观火,看看走势与观风向,再做选择。就想着两败俱伤,然后自己收渔人之利。所以宁王无论侄子建文帝怎么催促,就是装聋作哑。反正天高皇帝远,皇帝拿他没办法。
明确支持朱棣,发文声明表示明确服从**的皇子有两个: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
辽王朱值听从建文帝命令南下到湖北荆州。朱棣在篡位成功之后也网开一面,没有杀他,也让他爵位得以继承,也是一种走运。
谷王朱橞是个机会主义者,一开始态度坚定拥护建文帝,前去南京勤王。等侄子败局已定的时候,朱橞就变节投敌做了朱棣的内应,打开城门投降。
在这场狗咬狗的窝里斗中,10个皇子严守中立,不左不右,不黑不白。他们分别是
六皇子楚王朱桢、十一皇子蜀王朱椿、 十四皇子肃王朱楧、十六皇子庆王朱栴、二十皇子韩王朱松、二十一皇子沈王朱模、二十二皇子安王朱楹、二十三皇子唐王朱桱、二十四皇子郢王朱栋以及二十五皇子伊王朱。
所以,这些人算是逍遥派,中立的立场。需要提及是由于藩王们的中立立场,避免管辖的更多百姓卷入战争,免受战乱之苦,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7:18
有的保皇,有的反皇,大部分的人都在骑墙。因为朱棣的实力也是挺强的,所以他们那些王爷只能够选择自己的道路,所以出现了差异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7:19
靖难之役是明朝皇室之间的一场内斗,藩王们作为明朝皇室的成员,在这场争斗中基本上其他藩王都保持了中立的态度。只有宁王谷王加入了朱棣一方作战。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7:20
其他王爷在进行观望,他们也不能判断到底应该帮谁,只好观望一段时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