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是怎么测量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9:0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4:52
在雨量站、气象站或水文站等地面观测站点,用于测量雨量的仪器称之为雨量器。雨量器测量落至其边缘划定的水平面上的雨水的体积,除以雨量器的表面积,便得到降雨深度。雨量器有两种类型:自记的和非自记的。自记雨量器能自动记录累计降雨量,其时间分辨能力可细到一分钟或以下,往往配有遥测设备,以便实时传送记录并为水管理所用。自记雨量器有三种主要类型:称重式,浮筒及虹吸式、翻斗式。
常见的雨量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容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出降水量毫米数。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称出重量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目前,气象、水文用来测雨量的工具主要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这种测量器将接收到的降雨流入一个小斗内,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翻斗失去平衡翻倒。而每一次翻斗倾倒,都使开关接通电路,向记录器输送一个脉冲信号,这就形成了相应的雨量记录。气象所用的一般是精确到0.1毫米的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而水文用精确度则是0.5毫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4:52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怎么算出来的呢?
目前,气象、水文用来测雨量的工具主要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这种测量器将接收到的降雨流入一个小斗内,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就自动倒掉,同时形成相应的雨量记录。气象所用的是0.1毫米的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而水文用的则是0.5毫米的。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是比较先进的测量器,自动生成降雨记录,他们之前用的是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相应时段内的降雨量。
测量降雨量过程并不难,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利用一些常见器皿测量,误差不会太大。
先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雨停后,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1毫米降雨量有多少?
据了解,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日降雨量,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该地具体情况另有规定。如多雨的广东,日降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而少雨的延安,日降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4:53
主要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类。
雨量器
测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和固体降水总量的仪器。一般为直径20厘米的圆筒,为保持筒口的形状和面积,筒质必须坚硬。为防止雨水溅入,筒口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雨量器有带漏斗和不带漏斗的两种。筒内置有储水瓶。降雪季节取出储水瓶,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储入雨量筒底。
雨量计 可连续测量和记录液体降水量的自记仪器。常用的有虹吸式和翻斗式两种。
①虹吸式雨量计。当雨水经漏斗进入测量筒后,筒内的浮子随水位升高,当筒内贮满10(或20)毫米雨量时,在短时间内发生一次虹吸,将筒内的存水一次排出,使浮子重新从零位开始记录。浮筒上所带自记笔尖可在钟筒上画出降雨量随时间累积的过程。
②翻斗式雨量计。其测量器是两个三角形的翻斗,每次只有其中的一个翻斗正对漏斗口。当翻斗盛满0.2毫米降水时,由于重心外移而翻倒,将盛水倒出,同时使第二个翻斗移到漏斗口下,由翻斗交替次数和时间的记录可得降水资料。翻斗式雨量计可用于自动气象站。
测量数据时使用毫米单位
降雨量在10~24.9毫米之间为中雨
降雨量在25~49.9毫米之间为大雨
降雨量在50~99.9毫米之间为暴雨
降雨量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
降雨量大于等于250毫米为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