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9: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7:35
常用的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方法,由于种种*,在本区的应用效果较差。采川岩心与流动单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川流动带指标计算剩余油饱和度,其效果良好。
1.常用的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方法
在开发油田剩余油研究中,测井资料以其精度高、纵向分辨率高和资料丰富而得到广泛的应川,利川测井资料确定剩余汕饱和度,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电阻率,二是核测井(主要是碳氧比)但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剩余油饱和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对r电阻率测井,水驱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常因现场条件所限,注入水矿化度变化不定,致使地下产层混合液电阻率变化大,目前还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确定地层水混合液电阻率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注淡水开发的油藏,随着注入水量的增加,电阻增大率对于含水饱和度的敏感性变差.使得利川电阻率测井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置信度降低。对于核测井,其最大的弱点是探测深度浅,受井眼条件影响大。另外,测量条件较苛刻、作业复杂、成本昂贵,使得利川该种方法确定剩余油受客观条件的*。采用传统的解释方法评价水驱油层,无法克服以地层简化宏观体积模型为出发点、以阿尔奇公式及其变形、威利公式为依据的解释方法本身与不断提高的解释精度间的矛盾,也难以求准油层水淹后地层混合液电阻率。
2.利用流动带指标计算剩余油饱和度
储层流体流动单元是岩石物理特征的综合反映.同一流动单元具有相似的水动力学特征。流动带指标是把岩石结构和矿物地质特征结合起来判定不同孔隙几何相的一个参数,它与沉积微相,水淹特征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都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开展储层流体流动单元的综合分析研究,可以掌握全区流动单元的分布特征,从而了解到区域上沉积微相,水淹特征和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状况。新钻的调整井,其测井响应是当前剩余油饱和度,油层动川程度以及水淹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在这些测井资料及生产动态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剩余油饱和度和水淹状况分析研究是可以反映当前的实际情况的。但是,这些井的数量有限,分布上亦不能完全代表整个油藏的分布特征。通过流动单元分析,利用流动带指标FZI把老井资料同新井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研究剩余油分布的一个有效的参数和手段。
辽河油区在高含水稀油区块已钻的动态密闭检查井(如锦检1井、沈检2井等)的岩心分析资料均表明,物性好的储层水洗后剩余油饱和度仍比物性差的储层剩余油饱和度高。这是因为油层原始状态的物性越好,原始含汕饱和度越高,经过水洗后仍保持了较高的剩余油饱和度:物性差的储层,其原始物性差,虽然其水洗程度较低,仍然是较低的剩余油饱和度,岩心分析数据(图7-7)表明,随FZI的增大,剩余油饱和度亦增大。而当FZI增到一定程度后,随FZI增大,剩余油饱和度有所降低。
当把欢2-13-315井分析的原始油饱和度随FZI变化的趋势线(如图7-7中虚线所示)同剩余油饱和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时,可以看出,FZI值越高,则原始油饱和度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差别越大,相应的油层动用程度越高.同时剩余油饱和度仍然较高。
据此建立FZI计算剩余油饱和度的公式: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以辽河油田欢26断块为例
该式相关系数Rn=0.93,相对误差EPR=16.8%,绝对误差EPS=4.86%,检验值F=83.12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有沉积微相,砂体展布、构造特征等等,测井曲线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响应,建立在测井资料基础之上的流动单元FZI值也同样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