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帝王之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20:2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05
帝王之术是统治阶级运用权力的策略和手段,是剥削阶级的*工具。权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公共权术由极少数统治者控制。
首先,“权术”要忠于统治阶级,是统治阶级的执政工具。其次,“权力战术”要为统治阶级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他们不会无情地有效地*、瓦解甚至*敌对团体。第三,要为统治阶级尽最大努力,就必须用“权力战术”来欺骗和愚弄人民。
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被称为权术。在某种意义上,权力不仅包括先进的*策略——我们称之为艺术,还包括虚伪的欺骗和投机——我们现在称之为权力。
扩展资料:
在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权谋手段都被称之为权术。
种意义上的权术,既包括先进的*策略一我们称之为艺术的东西;又包括虚伪诡诈的骗术和投机术一我们现在称之为权术的东西;例如吕不韦在*上主张统洽者对学士要以礼待、重视知识 、起用能人,强调贤主与有道之士“相得然而后乐 ,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禅智竭力”。
这是一种进步的领导艺术,但他又主张利用城民的*租畏俱心理,引诱人们追求荣誉和利益,这又具有我们今天所讲的浓厚的权术特点 。《吕氏春秋》 中总结的“君静臣动”的权术,领导者善于授权,充分发挥下属主观能动性的领导艺术,利用下属的功绩和罪过稳固自己地位的诡诈之术。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的权术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有的权术被历代阴谋家所利用,成为官场倾轧、害国害民的工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权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05
帝王学是集中国古代帝王的领导学、谋略学、管理学以及识人术、用人术、纵横术等为一体的特殊学科。
君道,是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所必须通晓、掌握的根本原则。把我们审视的目光投回古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帝王也是一个管理者,只不过他所管理的不是一般的团体,而是一个庞大的国家。
综观五帝的治国之道,都能善用无为而治的法则,并在运用中使之体现为最高的和谐,天下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实惠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行为合乎道义却好像生来就有这种修养。这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仁德的具体表现。
帝王学十大要点
一,王者不能事必躬亲,要懂得用人。以调动天下人才之积极性为己用,乃王者之大道。
二,识人、选人、量才而用是古今成就王者的关键。
三,最大的私是私天下,而要取天下、成就最大的私,就要先做到无私,不争小利,这是成就王者的规律。
四,什么样的王者是称道的,如何做才是一个万民称颂、流芳百世的王者?历史表明,王者之道,贵在征服人心为先。
五,做任何事情要有原则,有度,超越了度则走向反面。因此,王者必善于把握时机审时度势。
六,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与权力*,人皆想要之。但夺取权力是危险的,古往今来的兴衰成败和权力的更替变换提醒人们,面对权力的*,必须既慎且惧,必须小心慎重地使用和守护手中的权力。
七,要说服、打动人心,让人接受自己的主张或意见,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揣摩对方的真实意图。
八,失败中潜伏着成功的机会。关健在于如何看待失败、如何把失败转化为成功,把灾难转化为成就。
九,要想成功立业,不能寄望于他人,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永远依赖的,因为事情总在变化。因此,只能依靠自己的信念,不断*和提升自己处世与应变的能力。
十,人的成败、国家的兴亡,是否有天命的注定,由古至今便议论纷纷。但从历史规律来看,人或国家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于人事,而不是天命。
赵蕤的《帝王学》
【简介】该书集中国古代帝王的领导学、谋略学、管理学以及识人术、用人术、纵横术等为一体,纵览帝王将相兴亡得失的历史,总结英雄豪杰成败盛衰的教训,点评历代帝王兴亡霸业及诸子百家经邦济世之术的长短优劣,广泛涉及帝王之学的方方面面,堪称集中国人最高智慧的大成之作。《帝王学》一书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帝王和*家的高度重视和推崇。其特点有三:一是全面。作者在前人相关著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从六个大的角度和多个侧面全面解析帝王学;二是深刻。作者不是泛泛空论,而是在每个侧面和细节问题上都做深入的剖析和论证,旁征博引,层层递进;三是实用性极强。乾隆皇帝一生多次阅读此书,还亲自题诗,向皇子和大臣们推荐。
赵蕤,唐代著名的权谋学家,他自幼好帝王之学“博学韬衿,长于经世”,并且“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因此闻名于当世。唐玄宗多次征召,他都辞而不就,过着隐居的生活。大诗人李白对他极为推崇,曾经跟随他学习帝王学和纵横术,时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05
帝王学是集中国古代帝王的领导学、谋略学、管理学以及识人术、用人术、纵横术等为一体的特殊学科。
君道,是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所必须通晓、掌握的根本原则。把我们审视的目光投回古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帝王也是一个管理者,只不过他所管理的不是一般的团体,而是一个庞大的国家。
综观五帝的治国之道,都能善用无为而治的法则,并在运用中使之体现为最高的和谐,天下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实惠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行为合乎道义却好像生来就有这种修养。这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仁德的具体表现。
帝王学十大要点
一,王者不能事必躬亲,要懂得用人。以调动天下人才之积极性为己用,乃王者之大道。
二,识人、选人、量才而用是古今成就王者的关键。
三,最大的私是私天下,而要取天下、成就最大的私,就要先做到无私,不争小利,这是成就王者的规律。
四,什么样的王者是称道的,如何做才是一个万民称颂、流芳百世的王者?历史表明,王者之道,贵在征服人心为先。
五,做任何事情要有原则,有度,超越了度则走向反面。因此,王者必善于把握时机审时度势。
六,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与权力*,人皆想要之。但夺取权力是危险的,古往今来的兴衰成败和权力的更替变换提醒人们,面对权力的*,必须既慎且惧,必须小心慎重地使用和守护手中的权力。
七,要说服、打动人心,让人接受自己的主张或意见,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揣摩对方的真实意图。
八,失败中潜伏着成功的机会。关健在于如何看待失败、如何把失败转化为成功,把灾难转化为成就。
九,要想成功立业,不能寄望于他人,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永远依赖的,因为事情总在变化。因此,只能依靠自己的信念,不断*和提升自己处世与应变的能力。
十,人的成败、国家的兴亡,是否有天命的注定,由古至今便议论纷纷。但从历史规律来看,人或国家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于人事,而不是天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06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景帝(刘启)之子,初封胶东王,7岁时被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年1月8日(景帝后三年十二月初六日)登基。
执政期间,为加强*集权,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藩国自析为候国。并接受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作为巩固统治思想的工具,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等。设五经博士,在京师长安兴建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儒家思想从此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同时,继续执行汉初的休养生息*,兴修水利工程和治理黄河。为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制度。并又颁布算敬、告缉令。曾派张赛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发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又派遣唐蒙至夜郎,经营西南夷,在西南先后建立了7个郡,加强了内地同西南地区的联系。并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退漠北,解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又征服闽越、东瓯和南越,设郡县以治理。
前87年(后元二年)病死,在位55年。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在战争初期匈奴异常强大,而汉朝也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中对匈奴俯首称臣岁岁联姻以息干戈,但是当战争结束后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大汉帝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迫使匈奴西迁,其蝴蝶效应则是掀起了亚欧*上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民族大迁徙,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
汉季关中为经济重区,生产发达,文景时期的休生养息使汉帝国的府库充盈,武帝时期汉军沿长城一线修筑了大量的城燧亭障,进行军屯,广积粮草,在后勤上有着充分的保障。而汉军与匈奴作战,多遣轻骑突进进行纵深打击,随后是大量的步军紧随,在机动性和打击力上与胡人相若。在战略方面,汉人联合了乌恒、鲜卑和西域诸国对匈奴人进行夹击,同时又对匈奴内部的各个头人进行分化拉拢,而汉帝国自身的王国问题也在武帝时期得到了解决,汉帝国在战略态势上优于匈奴人。另一方面,汉军对漠南漠北的出击多选在匈奴人遭遇天灾(主要是冻霜、大旱之后)而人畜锐减之际。概当此时,汉人以数十年间积蓄之力量而击虚弱不堪之匈奴,匈奴人焉得不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07
王道、霸道合一,走霸王道 帝王之术最大特点是言行不一 推出很高的道德标准,其实是让别人遵守的,而帝王本身做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中国历史有“两千年之学,旬学也,两千年之* ,秦政也”的说法。而荀子在孔子的思想上加上了“法”的要素,尽管很露骨,但是非常实用,帝王宣讲的是孔学,做事的参考却是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