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劝学中利用舆马和舟楫作喻说明了什么的道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6:4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2:17
高中语文第二册《劝学》一文,节选自古代思想家荀况的名著《劝学篇》。选文以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三段选文总共只有二百九十一个字,却用了二十个比喻,反复地、逐层深入地阐述了学习的重大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对读者起到了劝勉、鼓励其努力学习的重要作用。
选文开头,在突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之后,紧接着用了“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从科学道理和自然现象两个方面论证了人通过学习之后,必定是后可以胜前、今可以胜昔。这完全符合新事物(学习后的人)胜过旧事物(不学习的人)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这个道理,今天也仍然是正确的。因为学习实在是可以提高人们的学问与修养,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由旧变新的过程。
“輮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就利”三个比喻从事物经过加工、磨炼、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性质这一特点来说明人们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可以改变人的才质和习性,自然得出人经过磨炼,不断地、广泛地学习,并且天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论、行动,就会使自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这些比喻浅显易懂,说理明白,寓议于喻,议论在体,谁还愿意停止学习呢?结论自然是“学不可以已”。
为了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强调了“思不如学”这个观点。虽“终日而思”,但不学习,必定是闭门空想,会有什么收获呢?“登高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几个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跂而望”是利用提起脚跟增加高度看得远一点,但太有限了;于是“登高”,爬上更高的地方,境界就大不一样了。站在高处,见到的较“跂而望”就广泛多了;站在高处,再把手臂举起来,手臂没有增长,但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增大,但听的人却听得很明白、清晰。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十分普通,但其寓义却说明学习的显著效果──通过学习接受前人知识,增长才干。学习就象人登上高处,见多识广;而知识渊博的人就如“登高而招”的人一样,很远的人都能看得见他,也象顺风呼喊一样,使听的人清楚明白。为了进一步强调学习的重大作用,作者又用了“假舆马”、“假舟楫”比喻来说明“善假于物”的妙用:“非利足”、“非能水”,却能“致千里”、“绝江河”,其原因就在于借助外物的作用来帮助自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君子之所以有学识、有修养,就在于能借助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不犯或少犯错误。“善假于物”正是君子较常人高明的地方。学习既然有那么大的功用,谁还不愿意借助它来帮助自己呢?愿意借助学习丰富自己的人,谁又愿意停止学习呢?回答自然是“学不可以已”。
怎样才能通过学习使自己有所成就呢?这就涉及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问题。“积土”、“积水”和“不积跬步”、“不积小流”四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就达不到所谓“神明自得”的地步,当然也就达不到远大的目标。积累,特别是长期积累,既是学习方法,也是学习态度。
只讲“积”不讲坚持积,同样会学无所获或收获甚微的。因此,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是学习有所成就的关键所在。于是作者用“骐骥”、“驽马”设喻,暗示人的主观努力──“持恒”才是学好的决定因素。有了“持恒”的正确态度,“金石”般坚硬的事物都能镌刻成功,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如果没有吃苦耐劳、干到底的精神,就是“朽木”也难折断;不学,再容易的知识也难钻到人的脑子里去,学成更是“天方夜谭”了。
有了积累和持恒,还须专一。作者以“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和“蟹”“无可寄托”作喻,虽不能贴切地说明用心专一不专一的问题(因为这是动物的本能活动),但是作者的用意所在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要求人们在学习中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用心专一,不浮不躁,专心致志。上述十个比喻明确地提出了三点:积累、持恒、专一。使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融为一体,谁还有理由停止学习呢?回答仍然是肯定的:“学不可以已”!
《劝学》一文,在以大量比喻论证“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中,以喻设议,寓议于喻,十分典型突出,发人深省,值得借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2:17
《劝学》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说明的道理是学习不能光靠自己的能力,要借助于外力才能达到所要求的高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