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镰CT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8: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3:03
你问题不具体
大脑镰及相关结构的CT表现
大脑半球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中线硬膜下血肿,在CT上常常易与正常大脑镰混淆。有关大脑镰的正常CT表现,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各个正常年龄组大镰及相关结构CT表现的分析,进一步提高认识。
材料与方法
收集CT平扫显示正常的200例头颅图像,分为8个年龄组,凡有外伤史、头颅手术或疑有颅内出血者未计入。年龄从4天至90岁,男94例,女106例。
采用岛津SCT-3000TX全身CT扫描机,仰卧横断位平扫,以OM线为基线,参照Zimmerman〔1〕等的标准,将大脑镰及半球间裂分为三段,即胼前段、胼后段和胼上段。分析每段大脑镰和半球间裂显示频率、宽度、形状,并注意上矢状窦及直窦的显示率。宽度的测量在CT图像处理程序上进行,以该段最宽处计算,不包括钙化大脑镰宽度。
结 果
一、大脑镰:197例可见到大脑镰(3例显示不清),边界清楚规则,其中胼前段显示49%(98例),多在40岁以上,男女无差别。厚薄不一,最厚为1.7mm,最薄为0.4mm,平均为0.52±0.18mm。该段由额部颅骨内板向后延伸达胼胝体膝部;其长度为半球间裂前1/3~1/2的有73.5%(72/98例);稍长的占21.4%(21/98例)。胼后段显示179例(89.5%),与性别和年龄无关,该段宽度较恒定,为0.84±0.06mm,呈高密度细线状;见173例从枕内粗隆伸向胼胝体后部。70%(140/200例)胼上段可观察到其前方薄,后方呈致密细线,平均宽度为0.68±0.04mm。(见表1)
表1 各年龄组大脑镰显示率及宽度(mm)
年龄 1~ 10~ 20~ 30~ 40~ 50~ 60~ 70以上 合 计
前段 显示
频率 8/25 4/30 6/35 11/20 17/25 15/20 19/20 18/25 98/200(49%)
平均
厚度 0.41±0.08 0.58±0.02 0.03±0.22 0.52±0.32 0.46±0.06 0.52±0.12 0.58±0.06 0.54±0.02 0.52±0.16
后段 显示
频率 20/25 27/30 32/35 18/20 21/25 18/20 19/20 24/25 179/200(89.5%)
平均
厚度 0.80±0.04 0.80±0.02 0.80±0.06 0.82±0.02 0.78±0.06 0.84±0.04 0.84±0.08 0.84±0.06 0.84±0.06
上段 显示
频率 18/25 27/30 21/35 12/20 13/25 14/20 17/20 18/25 140/200(70%)
平均
厚度 0.74±0.08 0.80±0.02 0.80±0.10 0.70±0.08 0.52±0.16 0.48±0.22 0.74±0.16 0.69±0.12 0.68±0.04
二、半球间裂:胼前段及胼后上段前份的半球间裂显示72%,2岁以下显示占98%,2岁以上至30岁仅为断续显示,呈锯齿状低密度线条影,宽度多在2~5mm,一般与年龄成正比,胼后段及胼上段后份半球间裂极狭窄,95%不可见;本文所见10例均在60岁以上者,宽度不超过3mm。
三、上矢状窦:显示率为81.5%,头轴位CT位于颅腔的前后端,前端21例,后端151例,呈三角形或楔形稍高密度影,其中98%位于中线偏右侧,大小不一,难以测量。
四、直窦:30%显示率,为不规则短条状,与年龄、性别无关。
讨 论
从解剖上看〔1~3〕,大脑镰侧面观为一条宽阔,镰刀形的带状硬脑膜,纵向伸入两侧大脑半球间纵裂内。在颅骨穹窿顶的内板中线附近,由鸡冠前方向上向后延伸到枕内粗隆后方。其前半部薄,呈半透明状,有自然缺口占33%,且多数靠近前下方。该段的厚度与深度不一致,下缘总是最薄,与胼胝体膝部之间还有一大的间隙。后部大脑镰较厚,宽度一致。因此,胼前段及胼上段前份大脑镰CT的显示率较低,距离不等,宽窄差别较大,绝大部分达不到胼胝体膝部,而胼后段及胼上段后份大脑镰显示率高,呈特征性的细线状高密度影。
有作者测量大脑镰平均CT值为46HU,最低42HU,最高97HU,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1〕,与血肿CT值相近。但是,由于CT值不是一个恒定值,可受不少因素影响,且大脑镰较薄,实际工作中难以准确测量。我们认为只注意其CT值意义不大,了解大脑镰的正常厚度,更有利于鉴别半球间出血/血肿〔4,5〕。国内钱雨根〔3〕等测量3250例*尸体,发现大脑镰前半部平均厚为0.21±0.04mm,后半部为0.32±0.05mm,而本文测量结果较其为厚。
半球间裂在胼前段及胼上段前方显示清楚,以2岁以下和40岁以上显示率最高,婴幼儿半球间裂增宽与脑脊液产生吸收失衡,颅骨发育比脑发育先行,脑组织含水量下降有关系,为一种生理性改变〔6〕。此后脑神经细胞增殖,脑容积增加,半球间裂断续可见。而40岁以上则导致半球间裂增宽,且与年龄增长成正比〔5〕,但一般宽度不超过5mm。
上矢状窦在大脑镰后端显示最清楚,占92.6%,绝大部分在中线稍偏右侧方。Osborm〔3〕等认为,是由于上矢状窦沿枕骨下行成为右侧横窦,或汇入枕内粗隆处的窦汇所致。直窦在两侧小脑镰与大脑镰后部合并时,由前向后逐渐延伸,走行方向多变〔7〕,显示频率低。
本文资料发现大脑镰及其相关结构CT显示频率、宽度,均比以前报道高〔1~3〕,我们同意Zimmerman〔1〕等的观点,这与CT装置的分辩力及选择病例不同有关。了解其正常CT解剖,更有利于对半球间出血/血肿作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