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22 12: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5 10:00
话说《天龙八部》第三章之中,段誉被初次见面的木婉清折辱一番之后狼狈不堪,经过一座铁索桥重渡澜沧江之后,走了二十多里来到一处小市镇上。
金庸先生写道:
他 怀中所携银两 早在跌入深谷时在峭壁间失去。自顾全身衣衫破烂不堪,肚中又十分饥饿,想起帽子上所镶的一块碧玉是贵重之物,于是扯了下来,拿到镇上唯一的一家米店去求售。米店本不是售玉之所,但这镇上只有这家米店较大,那店主见他气概轩昂,倒也不敢小觑了,却 不识得宝玉的珍贵,只肯出二两银子相购 。段誉也不理会,取了 二两银子 ,想去买套衣巾,小镇上并无沽衣之肆,于是到饭铺中去买饭吃。
南诏、大理国时期, 云南地区的主要货币是海贝。
《新唐书·南诏传》记载:
(南诏)以缯帛及 贝交易 , 贝之大若指,十六枚为一觅。
这是大理为中心的地区以海贝为货币的最早记录。
大理国时期,根据宋政和年间(相当于段誉在位时期)的《证类本草》卷廿三记载:
贝子 ,云南极多, 用为钱货交易。
1976年,在维修大理崇圣寺(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天龙寺)千寻塔时,在塔顶基座处发现海贝约38000枚,重达十余公斤。这是云南地区发现贝币最多的一次,也是 大理国使用贝币的铁证。
而至今白族语言中, 钱还叫做”贝八“,这是语言遗存上的一个证据。
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云南地区金银铜的矿藏和开采量一直不低,在野史中,大理国开国之主段思平甚至获得了南诏六大宝库中的金银宝库, 不使用贵金属而使用海贝作为货币,实在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特别是云南并不濒海,靠海吃海也无从说起。
从海贝的源头考察,或许是一个有益的思路。
据学者研究,大理流通的海贝,主要来自于印度、菲律宾以及台湾、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水区域。
历史上,古代印度支那、东南亚和南亚乃至西亚的许多国家都曾经使用海贝为货币,其中以古代天竺(包括今印度和孟加拉)、古代骠国和蒲甘(今缅甸)、古代暹罗(今泰国)、古代吕宋(今菲律宾)的使用尤为普遍。
另一方面, 大理使用贝币有其深刻的经济学内涵。
其实中原地区自夏商之际至秦统一中国,海贝作为货币也被使用达1300余年,“至秦废贝行钱”,海贝才退出货币舞台。
但在圆形方孔钱等铸币文明进步的同时,铸币本身带来了 铸币税 ——铸币税是指货币铸造成本低于其面值而产生的差额,因为铸币权通常只有统治者拥有,所以铸币税也是一种特殊而独占的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一个较为隐蔽又十分重要的收入来源,在另一个角度,自然是对民众财富的一种转移。
南诏、大理因为僻处边陲,货币形式较为”原始“的同时,反而因祸得福,使得铸币税被降到最低, 海贝本身成了一种较为理想的货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民生福祉。
《天龙八部》第八章写道:
到得傍晚,保定帝换了便装,独自出宫。他将大帽压住眉檐,遮住面目。一路上只见众百姓拍手讴歌,青年男女,载歌载舞。当时中原人士视大理国为蛮夷之地,礼仪与中土大不相同,大街上青年男女携手同行,调情嬉笑,旁若无人,谁也不以为怪。保定帝心下暗祝 :“但愿我大理众百姓世世代代,皆能如此欢乐。”
明朝开始,随着云南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统辖,海贝兑换白银的比值不断下降。
史料记载,元朝末年的至元十九年(1282年),大理地区一两银子合贝三十三索;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升至一百七十索;至天启年间(1621—1627年),涨至二百二十四索。另外,加上海贝“既不胜荷挈,而又易于破坏”(《滇略》), 海贝终于退出了货币行列。
如果加上明朝白银总量不断增加(美洲白银进入中国)和海贝总量不断减少(海禁对云南的间接影响)的因素,海贝不断贬值的过程必然是有吏治国家强力参与的色彩。
明代白银问题可参见 白银三部曲之黑洞吞噬:美欧财货入明清
这是另一个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