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笔记【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22 14: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3 21:04
第3.4.5章
漫游和交友
杜甫从20岁到29岁,10年内做过两次长期的漫游。漫游被人上一层浪漫色彩,其实所谓的漫游也并非全像李白说的:“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有资金的那自然是浪漫的旅游,欣赏祖国的风物人情,但是如果说是没有钱的,那自然是寻找生活出路。李白属于前者,那杜甫就属于后者。
为了能够有生活的来源,漫游的人们自然会想各种方法,因为当时一般考官的判断能力弱,他们取舍往往以投考者的声名为标准。所以这些参加科举的人自然是先博得名气然后再去考试,这样落第的机会就会少一些。就像我们说的,得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得行。所以在他们没有名气的时候,为了博的名气自然很多人会放低身段,所以清高有时候不是一种气质,而是一种能力。
杜甫的出游自然欣赏了祖国美丽的河流山川,也温习了一遍过去的历史。感触到了生命之短暂,历史之无穷,杜甫在江南漫游有三四年之久。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灵魂楷模,比如说谢灵运、谢眺、鲍照、庾信等。
青年时代的杜甫和我们后来熟悉的杜甫非常的不同。青年时候的杜甫从五岳归来,只是饱尝了江南的山水,还没有注意到现实的人生。自己由于勤苦好学,能写一些诗文,便觉得不可一世,把屈原、贾谊、曹植、刘桢这些古人都不放在眼里。但是当他的生活拮据丧失了裘马清狂游历的能力时,他的眼睛开始关注下层社会。
青年时代的这10年的游历过程,并没有在他的事业和前途上给他打开一条道路,他没有结交到能够援引他去做一件一番事业的人物。此时期的诗也没有特别深刻的思想。
但是在774年初夏,他认识了让他一生都难忘记的人——李白。当时杜甫33,李白44,这两个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在洛阳相遇。后来他俩就像太阳和月亮像月亮一样璀璨了整个诗词的天空。
再后来,他俩又遇到了另一个漫游的人高适,三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浪漫又放荡的秋天。我想这段时间是杜甫人生回忆中最亮的色彩。
杜甫和李白分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一直很难忘记李白,他把对李白的思念都写进了诗里。对李白从不吝于赞扬,“白也诗无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我想应该是李白做着他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所以他的诗歌里面经常出现李白,也或许是李白的气质折服了他,是他所向往却又不具备的,李白就是他的一个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真实,真实得触手可及,却又是那样的可望不可即。
随着唐王朝的日趋衰败,杜甫的生活也和当时的寻常百姓一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贫困,但是又被事业心所驱使,用作者话来讲“为求的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卑躬屈膝。”面对官场上的“不合心”,陶渊明会说:“不为五斗米折腰”,脱掉官服潇洒离开;李白会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挥手离开。但是杜甫没有,他仅仅是受家族的影响吗?还是为了生计,或者为了自己还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