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5:0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22
《般若心经》头一句“观自在菩萨”,“观”就自在了。何谓“观”?离妄想、分别、执着是“观”。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用的是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没有观。观是智慧,没有观是烦恼。我们用烦恼面对外面的境界,对人、对事、对物都用烦恼、情执,所以我们虽然学佛,天天也听经,但只是“名字即佛”,有名无实,功夫不得力。如果我们真肯学,舍弃妄想、分别、执着,用观照,功夫得力了,就提升到“观行即佛”。你的观落实到生活上,生活是行为,就是观行。你的功夫真得力,所学的东西都能用上。再往上提升一级是“相似即佛”,这就出了六道,到达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的佛)。相似是有一点像,但还不是真的。还要再向上提升,“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超越十法界,就称为“分证即佛”,这时你是真佛了。虽是真佛,但还不*,古人比喻这像初三、初四的月亮。月亮是真月,但还不是十五的月亮,没有*。但只要是真的,就称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有四十一个位次,都是法身大士。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22
这个意思就是说,不要把这事看得太重要,最好人才自由自在。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23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玄奘以为含“观照纵任”之意,即观照万法而任运安闲。“安闲”,意为众生所见之主,所以玄奘译为观安闲菩萨,可见於《般若心经》。太虚大师以为:由于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才智,洞彻人间“五蕴皆空”的真实相,而达到“观安闲”境地,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所以不能照见五蕴皆空。而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世人磨难为磨难,这么则成为无我的大慈大悲,建立铁面无私的伟大品格,表现救苦救难的功用。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24
观自在,即观自在菩萨,梵文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光世音菩萨,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24
观舌自在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自由自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