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4: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8:00
根据对1986年5月的1∶1万自然彩色航空照片和1995年11月的1∶3.5万黑白航空照片的解译与实地调查,分别获得了该两个年份的杭州市区土地利用状况图(见图8.18和图8.19)。通过对比图8.17与图8.18和图8.19.以及从图8.20、表8.3和表8.4可以清楚地看出1986~2000年杭州市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历史。这期间商业与服务业、住宅、公用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工矿仓储、交通运输等6个方面的用地变化情况分别叙述如下。
图8.18 杭州市1995年城市川地状况航空遥感解译图为避免图面内容负担过重,图中地类按表8.1中的2级分类表示
图8.19 杭州市1986年城市用地状况航空遥感解译图为避免图面内容负担过重,图中地类按表8.1中的2级分类表示
表8.3 杭州市区1986、1995.2000年土地利用情况对比 (2000年:单位.km2)
注:*表示1986年没有影像资料;萧山区没有行政区划界线,建成面积按影像校正获得。
表8.4 杭州市1986~2000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
注:表中数据不含余杭区,所指范围为航片内的范围,以下如没有特别指明均为同一含义。
图8.20 杭州市区1986~2000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直方图
8.5.2.1 商业、服务业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商业与服务业是一个城市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因素,商服用地建设的发展与变迁能够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产生重要影响。航片解译对比显示,杭州市区钱塘江以北的5个城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商服用地,1986年总量为3.8907km2,1995年增加到5.9215km2,净增量为2.0308km2,若包括滨江区及萧山区则为5.9216km2,与1986年相比增长了55.44%。到2000年又增加到6.3686km2,净增量为0.4471km2。从1986至2000年的15年间,杭州市区商服用地的平均年增长速率为3.3%。
从图8.21可见,从1986至1995年,商服用地扩展的土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其次是其他农用地和住宅用地。这期间,商服用地的主要扩展位置在西湖区西部、拱墅区中部及北部、江干区中部及东部、下城区北部、上城区南部。上城区商服用地的增加量为0.2947km2,主要来源于住宅用地、耕地及交通运输用地的转化。下城区在其北部增加0.4247km2,绝大多数由耕地转化而来。江干区商服用地增加量为0.3875km2,也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拱墅区增量为0.2935km2,同样来源于耕地。西湖区商服用地增量为0.4741km2,主要由其他农用地转化而来。
图8.21 杭州市区1986~1995年和1995~2000年商业、服务业用地来源
图中纵坐标为对数坐标,表示地类的面积。横坐标中地类变迁表示商业、服务业用地由哪一种地类变迁而来(以地类代码表示,参见表8.1),与地类代码对应的数字表示变迁的面积,单位为km2。以下相同
1995~2000年,商服用地扩展的土地主要来源于其他农用地,其次是耕地和公用设施用地。在空间分布上,西湖区西部、拱墅区北部及江干区中部扩展相对较多,上城区与下城区仅有零星分布。对于滨江区和萧山区,这5年商服用地面积变化很小,表明这两个区虽然从行政区划角度并入杭州市区,但商业与服务业发展仍较缓慢。
8.5.2.2 工矿仓储建设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杭州市区工矿仓储用地面积仅次于住宅用地。对比图8.17、8.18、8.19,可以看出,1986年工矿仓储用地基本呈带状分布,主要沿西湖区的天目山路和拱墅区的莫干山路、和睦路、湖墅北路及上城区的复兴大道等两侧分布。在下城区及江干区工矿仓储用地分布分散,其中下城区用地规模大,而江干区用地规模小而零星。到1995年,市区工矿仓储用地量在原来基础上形成新的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原属萧山市的滨江区和萧山区并入杭州市,杭州市行政辖区面积扩大了近1倍;二是随着城区的扩展工矿仓储用地也向外发展,尤其是上城区与江干区南部向钱塘江边扩展、拱墅区向北扩展更为明显。从1995~2000年,在钱塘江以北地区,工矿仓储用地发展有所减慢,用地扩展主要发生在江干区南部的钱塘江边及拱墅区的北部。这5年期间,滨江区及萧山区工矿仓储用地扩展明显大于钱塘江以北地区,尤其滨江区西部及萧山区中部与南部扩展快,规模大。表明杭州市区工矿仓储用地呈现出向萧山区扩展的趋势。
图8.22表明,从1986~2000年期间,杭州市区工矿仓储用地扩展主要是通过占用耕地和其他农业用地来实现的,其次来源于住宅用地,主要是农村的宅基地。
图8.22 杭州市区1986~1995年和1995~2000年工矿仓储用地来源
图中纵坐标为对数坐标,表示地类的面积。横坐标中地类变迁表示该业用地由哪一种地类变迁而来
(以地类代码表示,参见表8.1),与地类代码对应的数字表示变迁的面积,单位为km2
8.5.2.3 公用设施建设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从1986至2000年,杭州市区的公用设施用地增长了32.27%,增加的用地主要来自耕地,其次是住宅用地(旧式住宅和农村宅基地改造)和其他农用地(图8.23)。图8.18和8.19显示,钱塘江以北的5个旧城区,1986年公用设施用地总面积为10.6584km2,其中西湖区就占8.9116km2。到1995年,这些老城区的公用设施用地如公园、广场、公用绿地、给排水、供热供电及环卫等用地面积随着城区面积的增大而迅速扩大,达到12.3985km2,其中,江干区增长最多,增加0.8771km2。1995~2000年,杭州市各区公用设施用地增长最多的还是江干区,在其南部地区又增加了0.2022km2的公用设施用地。新并入杭州市区的滨江区和萧山区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也有较大的增加,但是在总体上这期间的增长速度与1986~1995年相比有所减慢。
图8.23 杭州市区1986~1995年和1995~2000年公用设施用地来源
图中纵坐标为对数坐标,表示地类的面积。横坐标中地类变迁表示用地由哪一种地类变迁而来(以地类代码表示,参见表8.1),与地类代码对应的数字表示变迁的面积,单位为km2
8.5.2.4 公共建筑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1986年,杭州市区公共建筑用地主要集中于老城区及其边缘(见图8.19),用地类型以大学、中专、中学、科研设计及医疗卫生用地为主。从1986~1995年期间,钱塘江以北5个老城区公共建筑用地由7.6336km2增加到11.4077km2,增长了49.4%。新增公共建筑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和其他农业用地,其次是由住宅用地和公用设施用地转化而来的(图8.24)。
图8.24 杭州市区1986~1995年和1995~2000年公共建筑用地来源
图中纵坐标为对数坐标,表示地类的面积。横坐标中地类变迁表示用地由哪一种地类变迁而来来
(以地类代码表示,参见表8.1),与地类代码对应的数字表示变迁的面积,单位为km2
从1995至2000年,总体上公共建筑用地增加较少,仅西湖区公共建筑用地增加较多,达0.566km2,增加的用地主要来自耕地和其他农用地,最主要的新增公共建筑用地就是杭州市黄龙体育馆用地。
图8.25 杭州市区1986~1995年和1995~2000年住宅用地来源
图中纵坐标为对数坐标,表示地类的面积。横坐标中地类变迁表示用地由哪一种地类变迁而来(以地类代码表示,参见表8.1),与地类代码对应的数字表示变迁的面积,单位为km2
8.5.2.5 住宅建设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在我国,住宅用地的扩展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表8.3及图8.20和图8.25表明,1986~1995年期间杭州市区住宅用地扩展最快,从25.1907km2增加到65.9926km2,平均年增长率10.11%。扩展需要的土地主要来自耕地和其他农用地,其次是交通运输用地。在这期间,住宅用地扩展以江干区最快,从1986年的6.2468km2增加到1995年的12.1954km2,净增量达5.9486km2,增长了95.21%,扩展方向主要是向东及北部,增加的绝大多数是通过占用农业用地而形成的农村宅基地。其次是西湖区,1986年住宅用地为2.8965km2,1995年为4.8161km2,10年增长66.3%,增长的用地绝大部分也是通过耕地和其他农用地的减少实现的。拱墅区住宅用地增长位居第三,从1986年的5.1569km2增长到1995年的7.3846km2,10年间增长43.2%,增长部分主要在拱墅区的中部。下城区住宅用地从1986年的5.9686km2增长到1995年的8.1779km2,10年间增长了30.0%。
从1995~2000年的5年间,杭州市区住宅用地增长了1.86km2,平均年增长速率为0.56%,明显低于1986~1995年期间,来源仍然以耕地为主。同时,在这期间,随着城市建设布局的调整,一些工矿企业从市区向郊外迁移,较多的工矿仓储用地被用于住宅建设。在区域分布上,2000年上城区、下城区的住宅用地面积较1995年略有下降,滨江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萧山区的住宅用地继续增长,其中以西湖区增长最多,由4.8161km2增加到6.4391km2,增加了1.623km2。8.5.2.6交通运输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交通运输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交通运输的畅通与否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图8.26表明,杭州市区交通运输用地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占用耕地和其他农用地来实现的,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旧城区改造从住宅用地转化而来的。1986年,钱塘江以北5个旧城区的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14.9773km2,占当时城市建设用地的20.53%。市区主干道路四通八达,街区道路网均匀密布。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大量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原有交通网已远不能满足要求。1995年杭州市区交通运输用地面积总计为22.5745km2,与1986年相比增长了50.72%。但是钱塘江以北5个旧城区的交通运输用地总计为15.5706km2,仅比1986年增加了0.5933km2,除西湖区、拱墅区、上城区和下城区的交通运输用地面积略有增长外,江干区反而有较大幅度下降。这期间,滨江区及萧山区的交通运输用地增长较大。
图8.26 杭州市区1986~1995年和1995~2000年交通运输用地来源(说明见图8.21)
2000年与1995年相比,钱塘江以北的5个老城区,主要通过旧城改造、道路改造、增设市区高架道路及立交桥等改善交通运输设施,在总体上市区的交通运输用地总量基本保持稳定(表8.3和图8.20),但是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从14.79%下降到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