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5:3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3:37
没有科学依据证实,买鱼放,买鸟放,都可以,每个月至少放一次,慢慢的不好的命运会改变过来,总放生的人就连鬼神都会敬畏你,尊重你,而且将来会得富贵长寿之果报。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狭义单指人命;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禽兽。《孟子》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道家曰天道好生、天人合一。都体现了古人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精神。早在鲁国时期,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但持续、广泛的放生习俗的形成,还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记载释迦牟尼当年为流水长者子时护生、放生的事迹。
1、 西周祭神以陶俑代替活人, 相对于商代的习惯, 就是对一批人牺的制度性放生。 西周时代人文精神的勃兴是东周时期人文精神发展和仁及 (高级 ) 生命论的重要前提。2、 《论语》 里孔子云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 相对于陶俑制, 推进了不忍和推爱。3、 《孔子家语》 “五帝德” 章云 “仁厚及于鸟兽昆虫” , “困誓”章云鸟兽避不义之人。清儒多以此书为伪作。 但伪作论只是猜测, 没有实据, 故难成立。而且, 1973 年河北八角廊西汉墓所出 《儒家者言》 , 与 《孔子家语》 大致相同, 可谓其不同版本, 今人多信 《家语》 不伪。
4、 春秋时期, 晏子认为, 大仁爱应该推及 (部分 ) 禽兽。《晏子春秋》 杂上第九章云: “景公探雀鷇, 鷇弱, 反之。 晏子闻之, 不待时而入见景公…再拜而贺曰… ‘君探雀鷇, 鷇弱反之, 是长幼也。 吾君仁爱, 曾禽兽之加焉, 而况于人乎! 此圣王之道也。’ ” 西汉刘向的 《说苑》 也有这个故事。鷇为初生之小鸟。
景公是性情中人, 因鷇弱而非鷇小而返之, 是出于不忍之心而非出于实用目的。晏子的顺势引导, 也表现了春秋时期贤人的看法: 圣王之道的仁爱, 应该推及 (部分 ) 禽兽。
而景公的整体为政如何呢?酷刑广泛、 酷税祸民、 暴虐人民。 孔子所谓 “苛政猛于虎” 讲的就是齐景公。 虽有晏子的缓和,但没有完全改变其*性, 以致景公死后不几年, 姜齐就亡于田氏。 周革殷命后, 最大的变国事件就是田氏革姜。 齐景公为政接近于桀纣, 实乃亡国之君。可见, “放生” 来自佛教论, 把先秦中土人们的道德水平整体地降低到桀纣层次, 完全违反中华文明的实际情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3:37
这件事情是真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经常做好事的话,会有好事发生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3:38
从放生表示拯救过生命可以积德,所以鬼神都会敬畏,就相当于你做好事可以换来好报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3:38
这个是假的吧,因为现在这种人很多,但是并不是富贵长寿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3:39
假的,而且不要总是随意放生,很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