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的知识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6:5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6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本篇文章整理了高中语文文言文十八个虚词的19个速记口诀,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于”
【速记口诀】
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
【谐音】
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
“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例如:
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自、从)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由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给)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
“与”
【速记口诀】
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
【谐音】
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吃冰冻带鱼前,要先解冻,这就寓意两国关系的解冻。莲藕同根,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据科学家借助探测仪测得,最古老的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计那时人们结婚不送戒指,送莲子。
【释义举例】
“与”字动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四种词性。
1、用作动词,译为译为“给与”“参与”“结交”“亲附”。例如: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给与)
②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参与)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结交,亲附)
2、用作连词,“同”“和”“跟”。
①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和,跟,同)
3、用作介词,“同”“和”“跟”;“给”“替”;“和……比较”;例如: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和、同、跟)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给,替)
③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比较)
4、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例如: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感叹语气)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疑问语气)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测度语气)
“焉”
【速记口诀】
句尾词尾常不译,反诘语气常译呢,代词什么之哪里,兼词相当于是之,疑副怎么和哪里
【谐音】
锯尾吃尾常不易,反截鱼鳍长翼呢,带刺什么知那里,见刺相当于是之,姨夫怎么和哪里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今天我去姨夫家,姨夫说烧鱼给我吃。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么大的鱼,吃起来很费劲,吃个尾巴都要用锯子锯,还很难锯下来。鲲的鱼鳍,也就将来鹏鸟的长翼,被称作鱼翅。不吃鱼尾了,反过来截鱼鳍。什么?不知道那里居然带刺,刺有多粗?《茶馆》看过吗?相当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家的茶碗那么粗。我说:“姨夫,怎么吃啊?这哪里是吃鱼翅,简直是啃大树。”
【释义举例】
“焉”有助词、代词、兼词、副词四种用法。
1、用作助词,在句中或句尾,或作形容词、副词词尾,一般不译;用于反诘语气,译为“呢”。例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句中不译)
②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句末不译)
③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词尾不译)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呢)
2、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可译为“他”、“它”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它,指蛇。)
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什么)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哪里)
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译为“在其中”“从这里”等。例如: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在其中)
②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从这里)
4、用作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哪里)
“何”
【速记口诀】
代定宾谓,什么哪里原因,副形动前首,多么怎么为什么
【谐音】
待定病危,什么哪里原因,福星洞前兽,多么怎么为什么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同桌告诉你,有一位同学,是否病危,待定。听到这个消息,你慌忙问:“什么,他病危?在哪里住院?什么原因?”又一次,同桌告诉你,山洞前有一头野兽是福星。你好奇地问:“多么奇怪的事情,怎么回事?他为什么是福星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6
118个虚词的用法
(一)而
1.连词
2.代词
3.通假字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二)何
1.疑问代词
2.副词
3.固定结构
(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三)乃
1.副词
2.代词
3.固定结构
(四)以
1.介词
2.连词(用法与“而”基本相同,但不表转折)
3.助词,作语气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例:固以怪之。
4.动词,“任用、认为”。例:皆以(之)美于徐公。
5.副词,“已经”(时间副词)。例:日以尽矣。
6.名词,“缘由,原因”。例:良有以也。
7.固定结构
(1)以为:a.认为;b.把……当作、把……作为。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以是/是以,“因此”。例:余是以记之。
(3)“有以”和“无以”,译为“有什么办法用来……”和“没什么办法用来……”
(五)且
1.连词
2.副词:标志:主语+且+谓语。
3.固定结构
(六)若
1.代词
2.连词
3.助词:若+形容词/副词,译为“……的样子;的;地”。(不常见的用法)
4.动词
5.固定结构
(七)所
1.助词
2.名词,译为“处所、地方”。例:某所,而母立于兹。——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过。
3.【数词+所】表约数,译为“上下、左右”。例: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4.固定结构
(八)为①读wéi(第二声)时
1.动词
2.介词:表被动,译为“被”。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3.语气助词:放在疑问句的末尾,表反诘语气,译为“呢、吗”
(九)之
1.代词【动词+之】
2.助词
(1)作结构助词
(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去掉“之”后句意无变化。
(3)宾语前置标志。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不译。
(4)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意,不译。【中心语(名词)+之+定语+者(可省略)】
(5)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不译。【时间副词/不及物动词+之】例:顷之,烟炎张天。
(6)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补语示范:这花美极了。“极了”就是补语。)
3.动词:译为“到……去”。【之+地点名词】例:杳不知其所之也。
(十)焉
1.代词
2.语气助词(句子成分完整)
3.兼词:等同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在其中、从这里、在那里、从这里)
(十一)其
1.代词
2.语气副词
(1)反问语气,译为“怎么、难道”。例:其孰能讥之乎?
(2)猜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其皆出于此乎?
(3)祈使语气,表示委婉、期望、命令或商量,译为“可(要)、还是、一定(要)”。
3.连词
4.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固定结构
(十二)乎
1.句末语气助词
2.介词:相当于“于”,多位于句中,译为“在、比、对、对于、于”。【乎+名词/代词】
(十三)因
1.介词,可根据语境译为“依照,根据;依靠,凭借;趁着;通过,经由;因为,由于”。
2.连词
(1)表承接,译为“于是、就、便”。例:秦军解(通“懈”),因大破之。
(2)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3.动词,译为“沿袭”。【因+名词,构成动宾关系】
4.名词,译为“机会”。例:于今无会因。(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十四)则
1.连词
2.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名词:译为“法则、准则、榜样”。
4.动词:译为“效法”。
(十五)与
1.介词
2.连词,译为“和、同、跟”。【与+名词/名词性短语】
3.句末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或疑问,通“欤”。例:无乃尔是过与。
4.动词,可译为“结交;亲附;同意;援助;参加;等待;给予”。
(十六)者
1.助词
(1)指人、事、物、时、地等,构成“者”字结构,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2)【数词+者】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例:或异于二者为之。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例:言之,貌若甚戚者。
2.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为“呢”。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十七)也
1.句末语气词
2.句中语气词:用于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十八)于
1.介词
(1)译为“在,从,到”。例:乃设九宾礼于庭。
(2)译为“在……方面;从……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译为“由于”。例:业精于勤,荒于嬉。
(4)译为“向,对,对于”。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5)译为“被”。【表被动:(见)+动词+于】例: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固定结构:于是
2虚词和实词有什么区别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而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22:33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本篇文章整理了高中语文文言文十八个虚词的19个速记口诀,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于”
【速记口诀】
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
【谐音】
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
“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例如:
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自、从)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由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给)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
“与”
【速记口诀】
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
【谐音】
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吃冰冻带鱼前,要先解冻,这就寓意两国关系的解冻。莲藕同根,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据科学家借助探测仪测得,最古老的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计那时人们结婚不送戒指,送莲子。
【释义举例】
“与”字动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四种词性。
1、用作动词,译为译为“给与”“参与”“结交”“亲附”。例如: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给与)
②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参与)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结交,亲附)
2、用作连词,“同”“和”“跟”。
①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和,跟,同)
3、用作介词,“同”“和”“跟”;“给”“替”;“和……比较”;例如: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和、同、跟)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给,替)
③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比较)
4、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例如: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感叹语气)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疑问语气)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测度语气)
“焉”
【速记口诀】
句尾词尾常不译,反诘语气常译呢,代词什么之哪里,兼词相当于是之,疑副怎么和哪里
【谐音】
锯尾吃尾常不易,反截鱼鳍长翼呢,带刺什么知那里,见刺相当于是之,姨夫怎么和哪里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今天我去姨夫家,姨夫说烧鱼给我吃。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么大的鱼,吃起来很费劲,吃个尾巴都要用锯子锯,还很难锯下来。鲲的鱼鳍,也就将来鹏鸟的长翼,被称作鱼翅。不吃鱼尾了,反过来截鱼鳍。什么?不知道那里居然带刺,刺有多粗?《茶馆》看过吗?相当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家的茶碗那么粗。我说:“姨夫,怎么吃啊?这哪里是吃鱼翅,简直是啃大树。”
【释义举例】
“焉”有助词、代词、兼词、副词四种用法。
1、用作助词,在句中或句尾,或作形容词、副词词尾,一般不译;用于反诘语气,译为“呢”。例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句中不译)
②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句末不译)
③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词尾不译)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呢)
2、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可译为“他”、“它”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它,指蛇。)
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什么)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哪里)
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译为“在其中”“从这里”等。例如: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在其中)
②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从这里)
4、用作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哪里)
“何”
【速记口诀】
代定宾谓,什么哪里原因,副形动前首,多么怎么为什么
【谐音】
待定病危,什么哪里原因,福星洞前兽,多么怎么为什么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同桌告诉你,有一位同学,是否病危,待定。听到这个消息,你慌忙问:“什么,他病危?在哪里住院?什么原因?”又一次,同桌告诉你,山洞前有一头野兽是福星。你好奇地问:“多么奇怪的事情,怎么回事?他为什么是福星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22:34
118个虚词的用法
(一)而
1.连词
2.代词
3.通假字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二)何
1.疑问代词
2.副词
3.固定结构
(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三)乃
1.副词
2.代词
3.固定结构
(四)以
1.介词
2.连词(用法与“而”基本相同,但不表转折)
3.助词,作语气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例:固以怪之。
4.动词,“任用、认为”。例:皆以(之)美于徐公。
5.副词,“已经”(时间副词)。例:日以尽矣。
6.名词,“缘由,原因”。例:良有以也。
7.固定结构
(1)以为:a.认为;b.把……当作、把……作为。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以是/是以,“因此”。例:余是以记之。
(3)“有以”和“无以”,译为“有什么办法用来……”和“没什么办法用来……”
(五)且
1.连词
2.副词:标志:主语+且+谓语。
3.固定结构
(六)若
1.代词
2.连词
3.助词:若+形容词/副词,译为“……的样子;的;地”。(不常见的用法)
4.动词
5.固定结构
(七)所
1.助词
2.名词,译为“处所、地方”。例:某所,而母立于兹。——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过。
3.【数词+所】表约数,译为“上下、左右”。例: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4.固定结构
(八)为①读wéi(第二声)时
1.动词
2.介词:表被动,译为“被”。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3.语气助词:放在疑问句的末尾,表反诘语气,译为“呢、吗”
(九)之
1.代词【动词+之】
2.助词
(1)作结构助词
(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去掉“之”后句意无变化。
(3)宾语前置标志。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不译。
(4)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意,不译。【中心语(名词)+之+定语+者(可省略)】
(5)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不译。【时间副词/不及物动词+之】例:顷之,烟炎张天。
(6)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补语示范:这花美极了。“极了”就是补语。)
3.动词:译为“到……去”。【之+地点名词】例:杳不知其所之也。
(十)焉
1.代词
2.语气助词(句子成分完整)
3.兼词:等同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在其中、从这里、在那里、从这里)
(十一)其
1.代词
2.语气副词
(1)反问语气,译为“怎么、难道”。例:其孰能讥之乎?
(2)猜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其皆出于此乎?
(3)祈使语气,表示委婉、期望、命令或商量,译为“可(要)、还是、一定(要)”。
3.连词
4.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固定结构
(十二)乎
1.句末语气助词
2.介词:相当于“于”,多位于句中,译为“在、比、对、对于、于”。【乎+名词/代词】
(十三)因
1.介词,可根据语境译为“依照,根据;依靠,凭借;趁着;通过,经由;因为,由于”。
2.连词
(1)表承接,译为“于是、就、便”。例:秦军解(通“懈”),因大破之。
(2)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3.动词,译为“沿袭”。【因+名词,构成动宾关系】
4.名词,译为“机会”。例:于今无会因。(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十四)则
1.连词
2.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名词:译为“法则、准则、榜样”。
4.动词:译为“效法”。
(十五)与
1.介词
2.连词,译为“和、同、跟”。【与+名词/名词性短语】
3.句末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或疑问,通“欤”。例:无乃尔是过与。
4.动词,可译为“结交;亲附;同意;援助;参加;等待;给予”。
(十六)者
1.助词
(1)指人、事、物、时、地等,构成“者”字结构,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2)【数词+者】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例:或异于二者为之。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例:言之,貌若甚戚者。
2.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为“呢”。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十七)也
1.句末语气词
2.句中语气词:用于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十八)于
1.介词
(1)译为“在,从,到”。例:乃设九宾礼于庭。
(2)译为“在……方面;从……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译为“由于”。例:业精于勤,荒于嬉。
(4)译为“向,对,对于”。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5)译为“被”。【表被动:(见)+动词+于】例: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固定结构:于是
2虚词和实词有什么区别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而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