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6: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3:50
*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后推出的《新闻1+1》,不仅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刻板的说教方式,而且大胆触及关系国计民生的敏感议题,并充分挖掘图像评论的功能意义,以创新特色成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改变说教方式,构筑公共平台1.主持人与观察员双向制动,形成开放的话语场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大都“寄生”在所报道的事实中,评论的内容通常是主持人几句不痛不痒的批评和调侃,总体上是为新闻事实服务的。《新闻1+1》则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二人转”式的新样态。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的系谱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把选题外围的思考空间交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既把他们引进来,又让他们能厘清关系,顺畅地走出去。2.把握好“问责”式选题的容忍度,为新闻当事人行使“反论权”提供平台在批评型或者*监督型节目中,《新闻1+1》往往是通过个案反映普遍问题,探究制度中的漏洞、*中的弊端、法律中的瑕疵,站在*机制层面进行反思。即使是对个案进行问责,也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首先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解读当事人做这件事的动机。其次是举出大量事实作为论据,最后的议论环节也留有一定回旋的空间。3.充分利用网络,构筑公共意见的集散地中国目前已经进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这个时期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因此,就传播的影响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强势覆盖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选题大都是采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并且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新闻1+1》通过网络话语和官方话语互搭梯子的方式让草根议程走上了公共议题的舞台,既集纳公共领域意见,又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偏私或者非理性的网络语言得到自我修正。二、触及敏感议题,建立宏观架构《新闻1+1》的主题大致分为三类:时事*解读、公共话题、突发事件。每类主题都敢于选取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触角也会伸向*机制层面,为决策层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谏。这一方面需要胆识和评论策略,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握好评论时机,在大量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寻求忠恕、公允、客观、平衡的新闻意见。1.时事*解读: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建构媒介层面上的国家议题在时事*解读方面,《新闻1+1》曾推出一期引起网民讨论的节目——《临界点:中日关系圆桌论坛》。节目中双方嘉宾的交锋非常激烈,谈到许多敏感问题时也直言不讳。节目最后,双方拉手的姿态也表现出中日关系正在走向暖春的新图景,为观众呈现出国家意义层面上的中日关系,从新闻控制的角度上说有利于引导受众理性地看待日本社会和民众,从而完成媒介层面上的*意义建构。2.突发事件:注重报道时机,凸显“不一样的解析”在突发事件类选题中,《新闻1+1》也开始关注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同时采取适当的策略,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因为突发事件需要一个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陷入*的狂躁中,必然增加新闻意见的*风险。只有当事件逐渐平息后,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式把控,才能做出理性、富有建设性的评论。对突发事件评论另一种策略就是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在思考维度上抢占先机。3.公共话题:把百姓关注点作为切口,促进决策科学化《新闻1+1》通常会对微观事件进行剥茧抽丝,最终抽象为*机制层面的公共议题。《承担与感谢》这期节目,在探讨百姓怎样去理解和遵守奥运会期间的临时措施时,白岩松建议*制定者能否在一些措施的细节处更以人为本。三、挖掘图像功能,提供事实论据传统的口播评论中,图像符号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展现,造成与平面媒体难分伯仲的局面。《新闻1+1》突破这一瓶颈,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同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方式,为演播室节目的“话匣子”提供论据。《新闻1+1》不求优先的报道权,而求最佳阐释权,赢在思想而非第一手材料,赢在探究事件机理和解决思路而非论述和总结,赢在开放性的结论而非僭越式的对错判断,从而在图像评论与口播评论中建构起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推理关系,进而使受众能对评论文本进行支配式解读。——《电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