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1:4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42
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皇太极入关之后必须找个替罪羊,所以袁崇焕就“荣幸”的被选为了替罪羊。百姓对亡国的恨,被转换成了对袁崇焕的恨。二是因为古代一直都有这样的习俗,吃被凌迟的人的肉,就像鲁迅写的人血馒头一样,有特殊的意义。
崇祯二年十月的时候皇太极入关,袁崇焕知道消息之后立刻快马加鞭的返回北京救驾。之后皇太极退兵,不过退兵是个权宜之计,真正的计划是给袁崇焕按一个通敌*的罪名,崇祯不信任袁崇焕,百姓也开始不信任袁崇焕。所以,一个忠君爱国的将领最后莫名其妙背上了叛国的罪名。
崇祯二年十月的时候皇太极入关,袁崇焕知道消息之后立刻快马加鞭的返回北京救驾。之后皇太极退兵,不过退兵是个权宜之计,真正的计划是给袁崇焕按一个通敌*的罪名,崇祯不信任袁崇焕,百姓也开始不信任袁崇焕。所以,一个忠君爱国的将领最后莫名其妙背上了叛国的罪名。
崇祯三年五月八日,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人们去买他的肉,买了之后生吃,还要骂上一句。
所以,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觉得就像是鲁迅写的人血馒头一样,午时三刻处死的犯人的血肉有什么说不出的妙用吧。比如,人血馒头可以治病,那么袁崇焕的血肉可能也有一些类似的疗效。就算不是袁崇焕,人们可能依旧会去抢夺犯人的血肉。
这是一个英雄的悲哀,一个民族的悲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43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皇权意识的泛滥导致的后果。民众愚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43
这个事情可以说说*导致,在古代很多坏人陷害好官之后,会通过各种理由将好官给说成坏官,而在老百姓心中你好就要一直好下去,不能出现瑕疵,出现了这个事情就会被恶化。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44
因为清军入关后就散播言论,将明朝覆灭的罪责都转嫁到了袁崇焕一个人身上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44
因为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在袁崇焕受到诬陷之后,百姓真的以为他是一个坏人,杀掉他就是对自己国家的保护,他们的仇敌情绪致使他们做出了这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