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1:3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5:59
存在于中性分子或原子之间的一种弱碱性的电性吸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有三个来源:
1、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一个极性分子使另一个分子极化,产生诱导偶极矩并相互吸引。
3、分子中电子的运动产生瞬时偶极矩,它使临近分子瞬时极化,后者又反过来增强原来分子的瞬时偶极矩。
这种相互耦合产生净的吸引作用,这三种力的贡献不同,通常第三种作用的贡献最大。
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都存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存在诱导力和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只存在色散力。这三种类型的力的比例大小,决定于相互作用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极性越大,取向力的作用越重要;
变形性越大,色散力就越重要;诱导力则与这两种因素都有关。但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实验证明,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只有偶极矩很大的分子,取向力才是主要的;而诱导力通常是很小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6:00
分子晶体中,二氧化碳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叫范德华力。
氢键既可以存在于分子内也可以存在于分子间。其次,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量子力学计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另外,氢键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不严格的饱和性和方向性。
而分子间作用力不具有。在“折叠体化学”中,多氢键具有协同作用,诱导线性分子螺旋,而分子间作用力不具有协同效应。
作用力分类:
其能量计算的经验方程为:U =B/r12- A/r6 对于2 个碳原子间,其参数值为B =11.5 ×10-6 kJ·nm12/mol ;A=5.96 × 10-3 kJ·nm6/mol。
不同原子间A、B 有不同取值当两原子彼此紧密靠近电子云相互重叠时,发生强烈排斥,排斥力与距离12 次方成反比。
低点是范德华力维持的距离作用力最大,称范德华半径。分子引力与距离6次方成反比,分子斥力与距离12次方成反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分子间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