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1:3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35
一
《印度*》第15条规定:禁止国家仅因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出生地之一或者其复合因素为由而在其事务中或者雇佣中歧视任何公民。
但是,现实中的印度恰恰相反:因种姓制度的存在,每时每刻每个角落的印度都存在歧视。
在影片中,一个村庄里年仅14岁和16岁的两姐妹被吊死在树上,原因是她们向老板提出涨薪要求——希望工资可以从25卢比涨到28卢比。
换算*民币,她们的要求是:涨薪3毛钱。
老板对两个姐妹的要求嗤之以鼻。于是,他的手下和*在对两个女孩进行了*和侵犯后,将她们吊死于村口,以此来警示其他胆敢反抗之人。
这还不是《第15条》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真实案件发生于2014年5月,不过与影片的大*结局不同的是:现实中,警方曾逮捕了5名嫌犯,但仅仅是关押几个月后,便因证据不足将其全部释放。由此,一桩残忍的性侵、*、残杀案件变成了自杀案。
当地*组织进行了*,最后也不了了之。
甚至为两个女孩发声的电影《第15条》也被印度的高种姓贵族抵制,贵族们向*递交禁止放映这部电影的*书,导致《第15条》差点都没能上映。
显然,在文明觉醒的今天,这类案件堪称奇葩。
联想起印度频频发生的轮奸案、随地大小便的行为、脏乱差的地摊饮食以及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味道的恒河水,印度仿佛就像清水里的一股浊流,全世界都看到了它的肮脏。
印度的社会问题都能从历史上找到原因,而《第15条》里两个女孩的原罪就是种姓制度。
三千多年前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更好地奴役原住民,他们发展婆罗门教,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第一等称作婆罗门,主要从事宗教活动;第二等称作刹帝利,掌控国家*、军事大权;第三等称作吠舍,主要是商人、农民、牧民等基层人员;第四等称作首陀罗,主要是被剥削、奴役的原住民。
这就是婆罗门教的的主要教义。
而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达利特,这是一个连首陀罗都不如的贱民阶层。
《第十五条》电影海报
影片中的两个女孩即属于达利特。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早已根深蒂固地刻在每个印度人的灵魂里,即使在文明觉醒的21世纪,他们的思想依然受此桎梏。
二
达利特在印度的地位有多低?在影片里各处的细节都可见一斑。
主角*阿杨和达利特人交谈,但其他*不愿意靠近他们,站得远远的,甚至连他们的社区都不想进,因为这里不属于高贵的婆罗门。
当地媒体、电视对针对达利特的凶杀案闭口不谈,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达利特人自己的骨子里也刻进了“卑微”,他们不敢当着婆罗门贵族的面用杯子喝水,只能用手捧着水喝。
种姓制度对印度人来说就像呼吸,是天经地义的事。
影片《第15条》整体画风遵循写实风格,没有任何夸张,因为现实的印度同样如此。
达利特占印度总人口的16.8%,被称作“贱民阶层”。社会阶层的固有意识中,达利特是被高种姓隔离的不可接触者。
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权力,不允许进入寺庙、商店,不能和高种姓人并排行走,不能触碰供给高种姓人的水,他们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劳动,贵族不和他们乘坐同一辆电梯。
就像电影中*所说:“哪怕他们的影子也不能落在我们身上”。
甚至连印度总统科温德都难逃此桎梏,他的妻子是一名达利特,都被禁止进入一些寺庙。
在印度最卑贱的工作非下水道工作者莫属。他们的工作是绑着一根安全绳,整个人泡在肮脏的污水中清理下水道,幸运者身患眼疾、皮肤病,而不幸者往往命丧当场。
据统计,平均每5天,就有一名清洁工丧命。
而下水道清洁工的工资少得可怜,每天只有十几块人民币,“雇主只需付30元人民币和一瓶劣质酒,就能让劳动者为他卖命一天”。
毫无疑问,这种工作属于达利特。
“下去之前我会向上天祈祷,希望不要碰到有毒气体和其他东西,希望能平安重回地面。”每个下水道清洁工都是拿生命在工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世界的另一端是另外一番模样。2018年,纽约一篇文章报道“因超时工作,纽约印籍下水道工人获得53万年薪”。
纽约环保部门发言人解释:“这不仅需要长时间的工作,还需要熟练操作高压设备,技术含量很高。这是他们应得的。”
同工不同命,达利特的命不值钱。
三
因为命不值钱,达利特的生命安全便毫无保障。
据统计,针对达利特的犯罪逐年增长,2015年是38670起,2016年是40801起,而且“在对达利特犯下的罪行中,只有十分之一被登记为第一信息报告……但实际上的犯罪案件应该比报告数据多几倍”。
和影片中被吊死的姐妹一样,众多达利特的命被高种姓视若草芥。
今年9月,2名来自达利特社区的印度儿童在街头排便后被殴打致死;
去年11月,一名13岁的达利特女孩被斩首;还有一对达利特夫妇因为欠22美分被处死,而执行死刑的花费远比涉案金额要大;
在去年一次庆典活动中,达利特人被投掷石块,2人死亡,此后爆发的贱民*活动中,又有至少10人死亡。
除了少量的*救助和社会捐款外,达利特的每次死亡总被媒体一笔带过,没有惊起波澜。
即使像《第15条》这样的优质电影也仅仅是获得高口碑,但票房成绩十分惨淡。
原因就在于没有人相信达利特会像电影表达的那样取得大团圆结局,包括达利特自己。
除了《第15条》电影外,印度也有其他电影在揭露种姓制度的黑暗面,比如影片《留给80后的学位》。
这部电影以教育作为切入点,讲述不同种姓在面对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的“预留制度”时,产生了不同的态度而引发的矛盾冲突。
由于在影片中抨击高种姓贵族,导致该片在印度某些省份遭遇禁播,引起极大争议。
“辛辣,但也就那么回事”,《留给80后的学位》和《第15条》一样,只是在社会上掀起一波议论,没有引起实质性的社会改变。
除了电影,文字也是反映种姓制度的重要力量。
2014年,美国记者克里斯多夫和邓恩夫妇出版了一本反映印度现状的图书《天空的另一半》。
书中讲述了一个出身低种姓的妓女米纳,她被囚禁在妓院,没有薪水,没有假期,稍有反抗甚至在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都会被老板毒打一顿。
而“有幸”跑出来报警的人会像《第15条》里的少女一样,被*伤害与侵犯。没有人关心她们,“警员、**、印度教祭司和有头有脸的中产阶级市民都对强迫卖淫视而不见”。
这不是杜撰的小说,而是印度的某些极端现状。
实际上,印度*出台过一些*来保障达利特的权益,比如立法禁止徒手掏粪。
但是,印度有近130万人以此谋生,想靠一篇条文规定就彻底解决下水道高死亡率的问题并不现实。
就像印度早在1993年就立法禁止使用人工清理下水道一样,这类条文总是禁而不止。
种姓制度就像一道枷锁,锁住了每一个印度人,代代相传的种姓观念让很多人选择认命。
电影里的婆罗门主角阿杨不是救世主,图书或者法律条文也不是。
达利特们自救的捷径只能是从印度教中抽离出来,改信其他教,但真正的、普遍的文明觉醒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
电影可以推波助澜为其发声,但事实证明,这并掀不起大风大浪和实质性的改变。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一场卓有成效的改革或许源于一次刻骨铭心的阵痛,印度极其需要这样的阵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35
事实的*也确实是这个样子,印度的平民也没有什么地位,生活水平也非常的低,也根本没有什么*。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36
是的,因为即使现在印度依然实行的是奴隶制,社会阶层等级比较森严,如果自己是奴隶,那么自己的子孙都会是奴隶,社会地位非常低。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36
的确是这个样子的。因为印度的种姓制度导致许多人民生活得很低贱。这些人的生活都很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