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脊柱坑人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25 00: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3 16:04
1、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是脊柱构成成分之一,存在于一节一节的椎骨间,它既有缓冲振动传导应力的弹簧垫功能,又有保持脊柱的活动性的关节功能。椎间盘中央是髓核、外周是纤维环;髓核由富含水分的胶胨样的物质构成,纤维环是由结实的胶原纤维带状薄片反复重叠而构成,它包围着中央的髓核。椎间盘通常承受力学负荷。 15岁左右开始,随着年龄增加和应力的反复刺激,会逐渐出现髓核水分减少变性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退变老化。由于这种老化,椎间盘的支持性和弹簧垫作用开始降低,就可能对周围的神经末梢形成刺激,并加重了韧带、关节和肌肉等组织的负担,成为腰痛的原因。这种由椎间盘变性引起腰痛的病状,叫做椎间盘源性腰痛,而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源性腰痛,其症状主要是急性、慢性的腰痛,多数在活动(特别是前屈位)和负重时加重,很少伴有下肢和大小便症状。椎间盘源性腰痛,单靠体格检查诊断困难,普通X光片大多也看不到显著异常,所以有必要做MRI检查。治疗主要是口服止痛药物和戴腰围、穿紧身胸衣等保守治疗,多数情况症状会缓解。个别的腰痛长期持续,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就需要手术。手术要把椎间盘完全切除,或者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或者将骨移植到椎体间隙行腰椎固定融合术。为了确定是否适合手术,入院时需要做椎间盘造影检查。当然,并不是所有MRI上椎间盘有异常的人都会腰痛,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所以,在有长期腰痛的时候,建议找脊柱专科医生会诊。
2、腰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由被称为髓核的柔软组织和其周边的被称为纤维环的外层结构所组成。髓核在儿童和青壮年时期呈胶胨状,会随年龄增加水分减少。壮年时期纤维环出现裂口,引起腰痛。裂口如果通到纤维环外层,椎间盘的内容物――髓核就被挤出、突出,这就叫腰间盘突出;如果压迫或刺激了神经产生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就叫腰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有的只主要压迫神经根,产生下肢疼痛;但如果压迫损伤被称为马尾的腰部神经,就出现排尿、排便障碍。对腰间盘突出症有必要到脊柱专科诊治。大部分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反复发作、疼痛剧烈的,下肢无力或麻木加重的,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的患者,就需要手术。
3、腰椎峡部裂、腰椎滑脱
腰椎峡部裂,是指腰椎本来连续完整的小关节间部(峡部)骨质,出现连续性中断(裂开,分离)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第五腰椎。从事体育活动多的儿童多发,一般认为是腰部反复外力刺激引起的疲劳骨折,有一部分遗传因素也参与其中。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腰痛,运动时腰痛明显,平时可以没有症状;疼痛轻微不被注意的情况也不少。此病如果早期进行合适的治疗,如穿戴支具或石膏固定,骨折的部位有希望愈合。所以,如果您的小孩运动时出现腰痛,早期接受脊柱专科医生会诊非常重要。
峡部裂如果不加治疗,将损害相邻椎间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椎体间发生错位,这个时候就叫腰椎滑脱。滑脱严重就会形成腰椎不稳定和腰椎管狭窄,腰部和下肢会出现疼痛和麻木,有时不得不接受手术。无论手术与否,腰椎滑脱如果接受合适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长期存在腰痛,下肢出现疼痛麻木的时候,建议尽早到脊柱专科医生处诊治。
4、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当中神经通过的管道叫椎管,它是近似圆形和三角形的孔道。支撑身体的脊柱,在经年累月之中发生退变,出现椎间盘膨隆、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病理改变,这样椎管就变得狭窄了,被称为腰椎管狭窄。如果这种狭窄造成腰痛、腿痛、不能走远路等症状,就叫腰椎管狭窄症,一般在50岁以后会慢慢增多。椎管一出现狭窄,在其中通过的神经(马尾和神经根)就出现压迫,并伴有下肢神经痛和麻痹(乏力)。一般除两下肢麻木以外,还可以有臀部大腿沉重感,还会有排尿后感到尿不能完全排出(残尿感)和便秘等膀胱、直肠的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行走以后出现或加重,因此,患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不能连续长距离行走,必须走走停停、走走歇歇,呈现间歇跛行的状态。一走路,下肢疼痛麻木就出现或加重,或下肢症状伴有排尿异常,下蹲或坐下症状缓解,骑自行车没有腰腿痛,就要高度怀疑是腰椎管狭窄症,建议到脊柱病专科医生处会诊。
5、退变性腰椎滑脱
退变性腰椎滑脱,是腰椎前后错位的一种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往往在第4第5腰椎之间发生。其原因还不太清楚,大多学者认为,随年龄增加,腰椎的椎间盘、关节、韧带等出现松弛,就会出现腰椎前后或侧方滑移、腰椎不稳定,带来椎管(神经通道)狭窄压迫神经,从而产生腰痛、下肢疼痛和麻木。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也会发生变化,早期以椎间盘和椎间关节病变引起的腰痛为主;随病情加重会形成腰椎管狭窄,出现间歇跛行(不能连续长距离行走,下肢疼痛麻木,必须走走停停、走走歇歇,坐或蹲休息可缓解),到晚期卧床休息时下肢也会出现疼痛麻木。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症状严重时,穿戴支具或腰围,日常生活中避免做加重腰部负担的动作,休息极其重要。如果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可以有效,就进行腰部的拉伸和肌力训练。疼痛明显的时候,可以试行神经注射封闭疗法。用这些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症状的,就需要行减压手术和腰椎固定融合术。如果进行合适的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希望尽早到脊柱病专科诊治。
6、退变性脊柱侧弯
退变性脊柱侧弯是随年龄增加椎间盘和椎间关节出现退变,支持椎体的能力减弱,脊柱呈现向侧方弯曲(侧弯)的状态,大多发生于腰部。早期症状主要是腰痛,后期椎体变形长有骨刺,并且脊柱椎体旋转,有时这些病理改变会压迫神经根和马尾,产生下肢麻痹、疼痛和肌力低下等症状。另外,随着侧弯加重,伴有顽固性腰痛,躯干的持重力线变差,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症状轻的时候,可行佩戴支具等保守治疗,严重的必须手术。手术有时比较简单,将退行性改变的骨和软骨切除(减压术),使神经根和马尾减压,就可以解除症状。但是,由于减压可以使退变进一步加重,可以进一步出现不稳定,所以根据侧弯的程度和神经压迫的状态,有时必须行腰椎固定融合术,这就需要植入特制的金属螺钉和棒或板,以支撑固定脊柱。因而我们说,退变性脊柱侧弯,无论是治疗方法的选择,还是固定范围的确定,都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脊柱病专科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7、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骨由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和蛋白质(胶原等)以及调节它们代谢的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等)组成。骨质疏松是骨的新陈代谢失去平衡、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呈现骨量减少的状态,而且骨质也发生变化,骨质变脆。特别是闭经期以后的女性多发,这种疾病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实际接受治疗的不足10%。骨质疏松的患者受到轻微的外伤,或者即使没有明显的外伤,也容易发生脊椎和股骨的骨折。发生于脊椎的骨折,四边形的椎体破溃变扁,被称为压缩骨折。一旦骨折,脊椎就回复不到原来的形状,骨愈合后椎体变成楔形。所以,疼痛消失后会遗留脊柱后突、身高变矮等后遗症。东方女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发生率比较高,因为有了一次骨折,以后越来越容易发生骨折,所以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治疗原则上以保守治疗为主,必须坚持系统药物治疗。为了预防发生明显的后凸畸形(驼背),可以佩戴支具。如果没有在医院进行合适的有效治疗,有些病人也会出现骨不愈合、疼痛长期持续存在。有一种微创手术――椎体成形术,经皮穿刺向骨折椎体注射少量骨水泥,几分钟凝固骨折就得到固定,疼痛马上消失,很快可以负重行走。严重的压缩骨折,可以损害脊椎中通过的神经,这就需要手术。病人如果接受合适的治疗,注意饮食疗法和体育运动,就能有效地抑制骨量减少,减少骨折的危险性。
8、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是脊柱――颈椎、胸椎、腰椎构成成分之一,存在于一节一节的椎骨间,它既有缓冲振动传导应力的弹簧垫功能,又有保持脊柱的活动性的关节功能。椎间盘中央是髓核外周是纤维环,髓核由富含水分的胶胨样的物质构成,纤维环是由结实的胶原纤维带状薄片反复重叠而构成,包围着中央的髓核。椎间盘通常承受力学负荷,15岁左右开始,随着年龄增加和应力的反复刺激,逐渐出现髓核水分减少变性的现象,纤维环也出现小的皴裂或断裂。髓核从小的纤维环裂口脱出,就是椎间盘突出症。在颈椎发生的椎间盘突出,并且引起相应的症状,就叫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在颈椎各种疾患中发生率较高,多见于中年以后,症状因间盘突出的方向不同而不同。一般多偏向一侧,这时压迫的是脊髓的分支――神经根,引起一侧的颈部、从肩到肩胛骨的疼痛麻木,并可出现向上肢的放散痛和肌肉无力。如果正中央有一个大的间盘突出,就会压迫脊髓本身,出现手指的精细动作变笨、行走不稳、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尿频、尿闭、尿失禁和便秘)等症状。治疗原则虽说以保守治疗为主,但由脊髓压迫引起神经损害的时候,就需要早期手术,长时间拖延,恢复困难,并也可能瘫痪。如果出现以上描述的症状,建议尽快找脊柱病专科医生会诊。
9、颈椎病
由于颈部脊椎(颈椎)自身或椎间盘退变老化,引起骨和软骨增生形成骨刺,压迫或刺激周围神经、血管,或出现颈肩臂痛、或出现手足麻木行走不稳、或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恶心等不同症状,这种病状就叫颈椎病。观察骨刺的发生部位和大小做X线片检查,观察脊髓受压变形变性的程度和部位,就必须行MRI检查。如果只是颈项僵硬、肩胛钝痛,一般对症理疗和和缓的运动疗法就可以了。如果这种状态发展,出现颈肩臂痛,或者手足麻木,特别是运动障碍和排尿困难,就有必要就诊脊柱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