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4: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5:46
中医典籍中关于“拔罐疗法”的记载,只能追溯到清代
1、中医界宣扬先秦就有“拔罐疗法”,其实那只是一种简单的“痔疮割除术”。
2、当代中医界常将“拔火罐”的历史追溯到先秦时代,宣称其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理由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角法”,可以被视作一种“拔罐疗法”。
3、然而,查《五十二病方》之原文,其所谓“角法”,分明只是一种普通的“痔疮割除术”,与“拔罐疗法”毫无关系。
4、“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絮以小绳,剖以刀。”
5、牡痔,即外痔。其文大意是:*长了外痔,大如枣,小如核,可用动物之角的小口,抵住需要割除的部分,等待差不多煮熟二斗米的时间,把角拿开,以小绳捆住凸起的部分,用刀将其割掉。
中医界声称自先秦以来传承不绝的“角法”就是“拔罐疗法”,但其实所谓“角法”,只是一种简单的“排脓(毒)术”
当代中医界还认为,“拔罐疗法”自先秦而下,数千年来一直传承不绝。理由是东晋的《肘后备急方》、南北朝的《姚氏方》、唐代的《外台秘要》、宋代的《证类本草》、元代的《瑞竹堂经验方》、明代的《外科启玄》等医学著作,所提到的“角法”,都是“拔罐疗法”。
这种说法也是错的。
1、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里提到:“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疠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这里所谓的“针角”,乃是一种用针刺破患处,再用角抵住,吸出脓液、恶血的外科手术。显然与“拔罐疗法”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2、况且《肘后备急方》还明言了上述疾病不可以使用“针角”之术,用了是要闯祸的。《姚氏方》中关于“针角”的文字,与《肘后备急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