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道教对我们的人生看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0:5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24
1楼的,不懂不要乱说,你了解道教吗,无知
道教以「重人贵生」为重要特点,不主张人们离弃社会生活而修道。道教中人始终认为,「仙道」不离「人道」。只有很好地履行做人的社会职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谈得上修仙证道。信奉道教,重要的是将道教的精神、道教的智慧贯彻到生活之中,在社会生活中修道、行道、悟道。古云:”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就是说要即世间而超世间,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立足於生活,圆融於生活,服务社会,利益人群,这既是道教的优良传统,也是道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途径。
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感
道教经典《度人经》有一句口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仅要度己,而且要担负起度人的社会责任。度人的方式很多,如以我之德行去感化他人,以我之能力去辅助叙述他人,以我之学识去教导他人,以我之宗教修持为大众服务等等。只有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功德*,才能名登仙籍。
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
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社会和谐有序,个人才会有美好的人生。那麽,如何才能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呢?道教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慈爱之心,要仁慈、友善地对待他人,乐人之成,悯人之苦,济人之危。平等一心,和同一切,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忌,言无华绮,口无恶声《度人经》。道教对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的描述是--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度人经》,即所有的人,不分亲疏,都互相仁慈友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都像血亲那样亲密。如果每个人都遵循道教仙圣的教导,世界一定会和平安宁。
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
顺应自然,即审时度势,顺应事物发展的本性,不强作妄为。每一个人,从领导者到普通老百姓,只有当他的行为顺应时势,顺应民心,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是蛮干和盲动,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会失败。道教顺应自然的思想是从对宇宙人生和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中总结出来的,不管在什麽时代,始终闪烁著智慧的光芒。
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
推崇俭朴的生活,反对奢侈浪费,是道教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不少人踏入了消费的误区,以奢华摆阔为荣耀,以挥霍享乐为潇洒,以节俭朴素为寒酸。这种价值观念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导致一些人盲目攀比,超前消费,为此债台高筑;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挥霍而不择手段,或盗窃抢劫,或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这种现象如果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认为,在现代化的今天,崇俭抑奢的古训仍然有著不可忽略的意义。让我们继续发扬道教的崇俭抑奢思想,在消费活动中,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从;多一些实在,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欲放纵。
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
道教所主张的人生,是一种艺术般的人生。人诗意地盘居於大地上,过著诗化般的生活,无拘无束、知足常乐地享受人生。道教引导人们放眼於广阔无垠的天地自然和历史长河之中,从一时一事的是非、得失、荣辱中超脱出来。这就需要有一种清静恬淡的心态,淡泊名利,随遇而安,流逝了的不去强求,来到了的也不躲避,不因丰厚的物质生活而欢悦,也不因贫贱简陋的处境而忧虑,不为个人的私欲而心神不安,不因为个人的不遇而情绪波动、怨天尤人,始终如一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道教的这种思想能够引导人们冷静地面对曲折的人生,勇敢地承受无法避免的挫折和磨难,从而保持心理的平衡,确立健康的人格。无论人生的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可凭借它诗意地盘居在这大地上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福生无量天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25
道教宇宙观与人生观的现代价值
——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道长
http://hi.baidu.com/dejing/blog/item/40d0dcfcdba66cfefd037f4a.html
稍作整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25
我只知道 没有道教 中国则不可能有那么长的历史 早就灭亡了 也不可能有那么博大精深的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26
西天啥都有
不用人间求
你要缺什么
对佛说缘由
http://hi.baidu.com/%B7%F0%E1%CC
看看我空间
真是不一般
不让专业网
赛过佛学院
【看图选几种信仰】:
http://hi.baidu.com/%B7%F0%E1%CC/album/%B7%E2%C9%F1%B0%F1%3A%B8%F7%BD%CC%CD%B7%C1%EC
【钱,药,佛,都有假,要辨别再信,我博客里有真伪佛教链接 】
吃肉死,穿皮亡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3MTgwNzI=.html
http://veg.86fo.cn/html/2008-03/4476.html
http://you.video.sina.com.cn/b/9992794-1293756241.html
http://you.video.sina.com.cn/b/12185783-1313714563.html
http://you.video.sina.com.cn/b/14813427-1365084613.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27
一楼纯属误人子弟。
如果是消极处世,为何国外那么多哲学家都有研究老子的‘道德经’。
‘无为’在我看来并不是碌碌无为,而是不做多余的事、顺其自然。
PS:很多以为顺其自然就是什么都不做等结果,那是错的。顺其自然其实应该是顺着应该发生的事或是顺着自己的心意(真正的心意)而行动,不强迫自己去做或是放弃叫顺其自然。
600字以上?对不起,我鄙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