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每年夏季“入伏”时间是如何计算的?今年是几月几日入伏?几月几日出伏,每伏多少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6:3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53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什么叫“三庚”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三个庚日后数到第四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6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短夜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参考资料:二十四节气集锦
2006-6-23入伏:
今年的伏天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共有40天。气象专家解释说,何时入伏和出伏是根据农历的节气和记日时间来定的,一般每年的伏天为30天,分为上、中、下各10天,但也时常会有4个伏天的例外,今年的中伏有20天,因此今年的伏天总共是40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53
我国古代习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起来记录年、月、日和时辰。天干和地支是我国古代用做记录次序的汉字符号。天干一共有10个,即我们所熟悉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共有12个,即人们用来记录12属相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按顺序一一搭配起来循环使用,共可不重复地搭配60对,例如甲子、乙丑、丙寅等等,最后一对是癸亥。然后再从头来,循环使用。这60对就是人们常说的“六十花甲子”;人们也常用“花甲之年”来形容60岁人的年龄。
干支记日就是把农历每一天都用干支标注,例如2006年6月20日 (农历五月二十五)是“庚辰”日、21日是“辛巳”日等等。历法上规定,每年“夏至”日(6月21或22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出现那天就是初伏开始的日子。所谓庚日,就是用干支纪日时,每逢有庚字出现的日子,例如庚子日、庚寅日等等。由于天干共10个,每隔10天就有会有一个庚日。2006年6月21日夏至的前一天是庚日(庚辰),“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庚寅)在6月31日;第二个庚日(庚子)在7月10日;第三个庚日(庚戌)在7月20日。确定入伏的日期可用“‘夏至’三庚”的口诀,即从夏至这天算起,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日期。2006年就是7月20日这天开始入伏 。
如果“夏至”当天就是个庚日,那么这年入伏的时间就早,例如2000年和2002年就是这种情况,在7月11日就入伏了。如果赶上“夏至”的前一天是庚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离“夏至”最远,那么这年入伏的时间就晚,例如2006年和2004年就是这种情况。
顺便说说每年中伏的天数为何不固定。初伏(头伏)的天数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这10天;中伏的天数是指“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的这段时间(10天或20天)。末伏的天数是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的10天。由于天干共10个,每隔10天就有一个庚日,所以初伏和末伏的时间固定为10天。但中伏的时间就不固定了,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因为庚日每10天出现一次,而一年为365天或366天,不是10的整倍数,所以庚日每年出现的日期是不相同的。从“夏至”到“立秋”这47天内,可能有4个庚日,也可能有5个庚日。如果有4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如果有5个庚日,则中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经第五个庚日,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便为20天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54
是根据24节气来算得大暑完了就是 初伏 从初伏开始就正式入伏了 阳历7月20 阴历 6月2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54
7月20日 阳历
6月25日 阴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55
晕了,本来我就不清楚,看了1、2、3楼的答案,就越发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