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02 16: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4 23:36
1.低水位盆底扇及浊积砂体
盆底扇以富砂为特征,多含浊积岩或洪积岩。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三肇凹陷、英台砂岩体前缘、泰康地区均已发现浊流沉积,应注意寻找浊积砂体构成的岩性油气藏。
2.下切谷及河道砂体
国外在有堤水道砂体发现了油气藏,也是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以来的最大突破。松辽盆地河道多,例如T2反射层附近,就是由河流下切侵蚀下伏地层形成的深切谷,成群出现,可以构成透镜状地层油气藏。
3.密集段附近的砂体
在暗色泥岩中,或在密集段上方,可以赋存低密度浊流沉积或砂滩沉积。这类沉积砂体小,层很薄横向上不稳定,孔、渗有变,但是如果发现圈闭,产油量非常高,俗称“油炸镘头”。在T反射层上方,有一群断续分布的披盖式砂体(钻井已证实)即属这类砂体,是应该密切引起注意的开采方向。
4.碳酸盐岩
由于碳酸盐岩层薄,孔、渗条件多变,未引起重视。在今后的勘探布局中,注意力应该放在坡折带部位。该处的碳酸盐岩颗粒含量较高,形同障壁并受到水流簸选,结构成熟度高,厚度也相对较大,距油源区很近。此外密集段及其附近的白云岩,也可能具有可观的储集条件。
5.不整合面
不整合面是良好的油、气、水通道,不整合面附近砂体中的碳酸盐胶结物及不稳定矿物易被地下水溶蚀而形成次生孔隙,所以储集性能良好。大庆、辽河、华北等油田的油气资料证明了这一点,不整合面附近的砂体中常储油,特别是在上覆砂体中。应用层序地层学建立地层格架,寻找不整合面上、下邻近的砂层,即LST底部及HST顶部砂体,是今后找油的重大方向。
6.深部勘探
早期勘探以盆地边部浅层构造圈闭的砂体(主要是高水位体系域的河流—三角洲砂体)为重点,由于经济条件及开采工艺的*,几乎未涉及深层。深层深水沉积中必然存在湖底扇类体系,深水泥质沉积中的泥质含沥青层及泥岩裂缝,均可能构成油气藏。西部斜坡带泉头组是未来勘探新区,泉三段以下的地层还可能存在古潜山油气藏等。
7.开发应用
在勘探成熟区寻找大型构造油气藏几乎没有可能,提高开采工艺是增高油气产量的有效途径。大庆以东某些地区出水多或注水失败,原因是由分层矛盾引起的。为此,早期的地层分层、空间格架型式等都需要重新深入研究。注水失误、层间矛盾、层内矛盾等,除了某些构造和成岩作用因素外,主要矛盾在于缺乏一个系统、完整、科学的层序地层等时格架,也在于没有理顺体系域、沉积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这种矛盾也预示着还有不少的油气藏、特别是隐蔽油气藏尚待发现(徐怀大,1993),也预示着迫切需要调整开发方案,只有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思想设计新的开发方案,才能节约人力、物力,做到“有的放矢”和提高油气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