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有什么庙吗?香火比较旺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8: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2:56
溧阳史侯庙
侯庙始建于汉朝,三国吴时和晋朝世代保存完好,直到近代才被毁坏,很像甬道边的那株汉槐,历尽千年风雨磨难,虽剩枯躯虬枝,但古韵犹存。
侯庙,其实最早是史崇的墓地。史崇何许人也?史崇的高祖叫史恭,是山东济北地方人,后迁移到杜陵。史恭有个妹妹,是卫太子的妃妾,生下史皇孙。武帝末年,由于女巫用邪术加害皇帝,引起宫廷乱事,太子、史恭的妹妹史良娣,以及儿子史皇孙都被加害。史皇孙有个儿子号曾皇孙,出生仅几个月,仍被株连入狱,到五岁才获得赦免。治狱使者邴吉怜悯曾皇孙无家可归,就把他送给史恭,史恭的母亲贞君见外曾孙无依无靠,非常怜爱他,并亲自抚育培养他。后来,曾皇孙登上皇位,是为宣帝,其时贞君及史恭都已去世。汉宣帝为报恩德,就将史恭的三个儿子都予加封:长子史高为乐陵侯,次子史曾为蒋陵侯,三子史元为平台侯。史元的儿子叫史恁,史恁的儿子叫史习,都继承爵位,史崇是史习的儿子。这段历史,《史氏宗谱》与班固在《汉书》中的记载是一致的。
介绍了史崇的祖祖辈辈之后,现在该介绍史崇了。史崇年幼时就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年稍长,学习军旅事务。在光武帝初年,史崇认为他家历代为汉王朝建立功勋大业,与皇帝家又是联姻亲戚,因此,他立下雄心壮志,要建功立业,流芳百世。于是投入光武军,身先士卒,驰骋沙场,攻破王寻,打败赵王,降伏刘盆子,建立了巨大的功勋,被皇帝授予右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加骠骑将军,封为溧阳侯,世禄田邑一万户。东汉中兴,国家安宁,朝廷下诏把所封的公侯都送到封地去。这样,史崇就到了溧阳县城——固城(今高淳固城镇)。他到溧阳之后,“问百姓疾苦,治尚宽简,注重教化,发展农桑,兼顾渔猎”。史崇的教化,对溧阳地区文明发展极有影响,贡献颇大。
汉朝时长荡湖面积很大,今前马荡、南渡荡、大溪黄山湖、河口三塔荡、沙涨荡等地都是湖面、芦苇荡,三国时周瑜曾在长荡湖中操练水师。当时长荡湖上因水匪渔霸作祟,湖面不太安宁,沿湖渔民百姓深受其害,叫苦不迭,史崇曾几次带领部下到湖上剿匪。那时现侯庙所在地是一处水坝高地,史崇的官船、战船常在水坝边停靠,史崇有时也上岸散步、观景。有次史崇对部下说,这里地*荡湖南端,山山麓,坐南朝北,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是块风水宝地。也正是因为有了史崇这句话,所以日后的“侯庙”就建造在这临湖的水坝高地上。第二天四处打捞,就是找不到史崇的遗体,船上也仅剩下他的一块玉笏。噩耗传开,百姓伤悲,纷纷前来湖边祭奠,寄托哀思。史崇弟弟为官四川,闻讯后千里迢迢赶来溧阳奔丧,并根据哥哥意愿,将他安葬在长荡湖畔高地之上。衣冠冢内,随葬品中比较贵重的就是史崇生前用的那块玉笏。《建康志》曾对史崇的死作了详细记载,可见史崇之死在当时是件相当大的事件。关于史崇之死,《史氏宗谱》与史*载不同,说是“不幸遘疾,薨于新镇,春秋七十有九”。一九六六年“*”初期“破四旧”时,史崇坟墓被掘,未见遗骨,仅只有一块玉笏,即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由此可见,史崇坟墓是座衣冠冢,这就更加证明史*载是真实可信的。
汉皇得知史崇去世,遂下诏书,封赠他为使持节徐兖二州刺史、司空,谥号壮。史侯祠即按照当时朝廷规定的侯爵规格,为史侯祠。后由于历年祷雨灵验,宋封灵济公,元封灵济王,敕赐显惠庙。因此,史侯祠遂称为侯庙。该祠占地六十亩,四周用上黄东山的石块砌造围墙。《史氏宗谱》上有幅溧阳侯庙图,图上画得清清楚楚,侯庙前面有条小河,河上有一石桥。过了石桥,有条用青石板铺成的甬道到侯庙门口,甬道两旁立有石人、石马、翁仲各一对,并栽有槐树、榉树。汉侯祠门两侧,各屹立一支华表。祠门上有块横额大匾,上书“汉司空溧阳壮侯史公之庙”。进入祠门,便是仪门,仪门两边各有堂屋,西侧屋内有口水井,水质清洌,终年不涸。过了仪门,拾级而上,就进入正殿,正殿三间,高大雄伟,气势非凡。殿内正中有史侯塑像,两边还分别配以历代史氏中的达官显宦的神位,如唐代宰相史务滋、清代宰相史贻直等等。殿中还有不少珍贵文物,如汉代班固撰写的碑文,明代大学士杨士奇赞古侯祠的诗碑《题庙图送史常守建宁》,内有“水色山光明栋宇,溧阳独有古侯祠”之句。第三进为“海岳堂”,横匾匾额为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所书。海岳堂两侧是三侯祠和五侯祠,是史氏一家被皇帝封侯的八位侯爵的塑像。史崇衣冠冢即在“海岳堂”的后墙靠墙处,墓前墓碑上刻有“汉溧阳侯史崇之墓”八个字,周围松林掩映。俯瞰侯庙,参差纵横,房屋蔽日,飞脊遏云,宏丽坚固。古树茂盛,高接楼墙。《史氏宗谱》中描述道:“山巍峨,洮水清澈,祠建其间,似由天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