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26 07:3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1:55
Q和D是“五四”时期“桂(贵)”和“同”的注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在故事中,人们称阿Q为阿桂(贵),称小D为小同,鲁迅将他们的名字用字母代替,是将他们进一步符号化。
相关介绍:
《阿Q正传》通过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阿Q的塑造,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旧中国国民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支柱的种种精神劣根性,深刻揭示了“辛亥*”的不彻底性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
扩展资料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流浪汉阿Q。《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的致命弱点。
小说特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阿Q时代属于过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所以现在阿Q是现代中国国民的灵魂。鲁迅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1:56
在未庄,人们称阿Q为阿桂(贵),称小D为小同,Q和D是“五四”时期“桂(贵)”和“同”的注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鲁迅将他们的名字用字母代替,是将他们进一步符号化,说明他们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小D没有什么特殊含义,而阿Q这个Q还形象地画出了他那个拖着辫子的脑袋,也象他最后画花押时那个圈而不圆的圆圈。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1:56
在未庄,人们称阿Q为阿桂(贵),称小D为小同,Q和D是“五四”时期“桂(贵)”和“同”的注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鲁迅将他们的名字用字母代替,是将他们进一步符号化,说明他们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小D没有什么特殊含义,而阿Q这个Q还形象地画出了他那个拖着辫子的脑袋,也象他最后画花押时那个圈而不圆的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