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对联“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6: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11:33
解析对联“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前贤留姓氏”
转
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前贤留姓氏;
把酒吊马将军墓,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
出自《清联三百副》,作者是邱逢甲,题于金山酒搂。
金山酒楼:在广东潮州。此联乃作者在潮州讲学时所题。
丘逢甲 ,字仙根,号仓海,广东省嘉应[今梅州市]人,出生于台湾省彰化。清光绪十五年 进士。读〝凭栏望〞语,正象读岳飞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但此联出语以平。韩夫子祠是指祭祀韩愈的“韩文公祠” ,亦即韩山书院,地址在广东省潮州市。唐宪宗元和十四年(,韩愈因谏佛骨,贬为潮州刺史,所作《祭鳄鱼文》传诵至今。在任期间,他置办乡校,开启潮州兴学育才之风,深得地方百姓拥戴。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潮州兴建韩文公祠,祀贤传道,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南宋淳熙十六年 移建河东笔架山(后改称韩山),于是有了韩山书院。“潮人以思韩之故,而有庙祀,而有书院,扁以韩山。”(《永乐大典》卷5345第19页)。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又迁回原址。之后元、明、清三代均有修葺拓建。〝如此江山〞当指韩江韩山,韩愈治潮颇有德政,潮人对他极端崇敬,于是将〝江山易姓〞,恶溪改称韩江,笔架山易名韩山。〝已让前贤留姓氏〞一句,作者有无穷感慨;然而让前贤留姓氏的也不仅是韩愈。
下联借凭吊马将军墓开头。马将军墓当指东汉时的伏波将军马援墓。据《后汉书》卷24马援传:东汉光武帝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郡(现越南境内)首领征侧、征贰反叛,占据了九真、日南及合浦(雷州半岛在内)等郡6/5城。光武帝刘秀命马援出师南伐交趾,封马援为伏波将军。马援身经百战,平息了叛乱,保卫了祖国统一,功垂史册。后人为了纪念马援,伏波将军墓遍及岭南。
韩愈、马援一文一武,旗鼓相当,而事迹都在岭南,不是生拉古人作衬,这就是切。然而上下联各写一人,其气易散;之所以不散,正是联中的〝昔贤〞一句。一副对联如果起句平,则收句须出以奇,因此有〝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此句直如奇峰凸起,生出无数景象。
或认为此是夫子自道。邱逢甲一生经历自有其骄人处:文事有推行新学,其教化之功类韩愈;武事有抗倭保台,其维护国家统一之功类马援。然而韩愈有祠,马援有墓,于是有〝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之叹。联语述史寄慨,伤时感怀,一咏三叹,表达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作者此联发之于胸臆,喷薄而出,抒之于笔端;此正是大手笔所为,无一丝小家子气。全联豪放,不屑于雕词琢句,不屑作花拳绣腿状,更不作大言欺世状;这正是此联最杰出的地方。对于一副15字以上的对联,强调起句,强调中间的铺陈,强调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尤其强调收句,要给人更上一层楼的感觉,要有新的意境,而不止是语句新奇。当然最难得的是上、下联收句相称;此联上联〝已让前贤留姓氏〞己经激发起读者无限暇想的空间;下联〝竟将残局付英雄〞更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另:也有人认为,这里的马将军应为潮州的宋末民族英雄马发!
马发,潮州海阳人(今潮安县),宋末潮州摧锋营副将,临危之际挺身而出,以孤城坚拒元兵。终因叛徒出卖,潮州城破,复退守金山子城,浴血战至最后一人,举家殉国。潮州是宋朝最后一座沦陷的州城,城破之后元兵屠城,是潮州历史最惨重的记忆之一。
后人在金山顶建庙祭祀(庙今已废),并有马发衣冠冢,是为丘联中的“马将军墓”。金山濒临韩江,对岸可遥望韩文公祠。潮州八景中之“金山古松”便在墓边,其实是专门纪念马发一个景点。
丘逢甲此联,其实是专为祭马发而作!上联提到的韩愈并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