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的大年味作文5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28 10: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01:12
几千年来,中国人总把过年当作件大事。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年货”。
“民以食为天”,年货在整个年中的地位很高,甚至决定了过年时的幸福指数。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年货并不单纯只是食物,而是对于传统的延续。老牌怀旧经典一一浮现,记忆中的老年味重出江湖。
吴店馒头
传统的吴店馒头,是义乌人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中必用的主食,也是嫁女娶亲、婴儿做满月、过生日等“红白喜事”时请客的必用食品。作为义乌有着百年历史的“名小吃”,吴店馒头已经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地方“食味”文化。
吴店馒头吃法多样,拿上热气腾腾的出笼馒头蘸着红糖,一点一点将红糖融化,两者结合成一体,咬一口,香甜四溢;或将馒头放在锅中,加少许油用温火烤制,再洒上少许细盐,出锅的馒头松脆金黄,香气扑鼻;又或者馒头焐肉,拿筷子在馒头上挖个小洞,然后挑块好肉结结实实放进去,再加点腊笋裹上,轻轻一折放入口中,咬下去,顿觉满口生香,配上红烧肉入口,更是满嘴流油,甜丝丝的。如今,馒头焐肉已成为传统义乌宴席中必不可少的经典菜肴,民间红白喜事都会用馒头焐肉,没有了馒头焐肉,任你宴席上山珍海味再多,也会使举办宴席的东家在亲友面前失去面子。
用野蓼的花和面发酵制作成白曲;用白曲和糯米酿酒做成馒头娘,用馒头娘和面小面团搓揉加工成圆形,游笼,上蒸笼,出笼,淋红字(福禄寿喜)或盖红章。吴店馒头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和面、揉面、成型、发酵到蒸制出笼,每道工序环环相扣,才能保证其品质。一个地道的吴店馒头,可从光泽度、口感、高度三个方面判别。对比市场上普通的馒头,吴店馒头的制作工序要繁杂许多,一锅馒头从配料到出炉至少需要三天,费时不说,到了销售旺季,做馒头的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有时一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而目前市场上的馒头,大多加工流程单一、便捷,几小时即可做成。
临近年关,经常会有来自兰溪、浦江、杭州等周边县市的义乌人来吴店订购馒头。在上了年纪的义乌人看来,只有吴店做出来的馒头才是正宗的吴店馒头,才是记忆中的味道。
孔村白糖
韧劲十足、入口即化的白糖,曾是义乌人年节时馈赠亲朋的必选年货。不过随着白糖制作技艺的断代失传,如今这一传统的年货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义乌人口中的白糖,并不是指白砂糖或绵白糖,而是白色的麦芽糖。关于义乌白糖的制作,早在元代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卷首二十”中就有明确记载。义乌历来逢年过节就有以白糖配茶的习俗,这也是那个年代人们为数不多的休闲食品。直到改革开放初期,金华市面上销售的白糖大部分来自义乌孔村。最兴盛的时候,孔村有近百人挑着扁担到义乌、金华的城乡去卖白糖,一时声名远播。
之前盛极一时的孔村白糖,却在近十年间迅速衰落。目前,孔村做白糖的本地人,只剩下李志松一人。7年前,李志松从父亲手中接下糖厂,加上妻子还有两个帮忙的村民,一天大概能做百斤白糖。孔村白糖素以货真价实出名,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需要历经大麦发芽、糯米浸泡、蒸煮、发酵、压榨、熬制、打糖、剪糖等工序,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做一盏糖(50斤)要花费近20个工时。2013年11月,孔村的白糖制作技艺与永康的箍桶、磐安的草鞋制作技艺一起,被选入金华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过年前的近半个月时间,是李志松一年中最忙的时候,炊饭、撸乌糖、上芝麻,最忙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李志松的白糖卖25元一斤,虽然价格听起来贵,但当今人们讲究食品安全,加上李志松在前年为孔村白糖成功申请了市级非遗项目,慕名前来购买白糖的顾客越来越多。义乌白糖作为传统年货,正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