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作用超过杨家将!北宋名将世家种家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2-22 19: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1 04:56
花和尚鲁智深是他帐下的提辖,薛永是他的手下军官,九纹龙史进、金钱豹子汤隆等人有了难处,第一个想去投奔的也是他。那这位“老种经略相公”到底是何方神圣?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是如诸多梁山好汉一般,是说书人的虚构杜撰?
虽然《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大多都是杜撰的,但书里说的老种经略相公却是真实存在的,他指的是北宋名将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指的是他弟弟种师中,“经略相公”是人们对镇守边陲的一路军政最高长官——经略安抚使的敬称。种氏家族是北宋真正的名将世家,虽然后世名声不如杨家将显赫,但其地位、作用、贡献在当时是超过杨家将的,种师道、种师中兄弟是这一名将世家的第三代。
“种家将”的第一代核心人物是种世衡。他和狄青是同时代的名将,堪称是当时西北边疆主帅范仲淹的左膀右臂,由范仲淹一手提携培养。种世衡是河南洛阳人,胸有谋略,为人诚信,敢于担当,深得手下将士和西北边疆当地百姓的信任和爱戴。
“种家将”第一代代表人物种世衡
在西北战场,种世衡力主修建青涧城(今陕西清涧县),派人向下凿地一百五十尺寻找水源,遇到石层无法凿穿,种世衡重赏之下,石工终于凿穿石层见到泉水,一座坚城得以矗立,稳固了延安一线的防御。种世衡以诚信待人,为了践约,冒着大雪赶往牛家族部落慰问,以诚信感化了部落首领奴讹及其族人,收服了一支重要力量。
种世衡巧使反间计,使西夏国主李元昊和手下两员大将野利旺荣、野利遇乞互相猜忌,最终野利兄弟俩被冤杀,西夏国痛失顶梁柱,无奈之下只好向大宋臣服,两国修好。公元1045年,种世衡殉职于边关任上,享年六十一岁,他离世之际,当地的羌人酋长纷纷赶来悼念。
“种家将”的第二代人比较多,种世衡生有八子,即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其中种诂、种谔、种谊三人战功显赫,名声响亮。种诂号称“小隐君”,从小不喜欢读书,但为人忠义,作战勇敢,曾斩杀数千名犯边作乱的羌人。当北宋十万熙河军急需粮草时,不属于同一系统的种诂果断下令全力供应,他对劝阻的*义凛然地说:都是国家的军队!
种谔当过陕西清涧县知县,他巧施计策,迫降了西夏部落首领嵬名山,收服军民一万多人,归途中又击溃围袭敌兵,兵不血刃地收复了陕北重镇绥州。后来种谔又巧设伏兵,以少胜多,取得了米脂大捷,威名传遍关中地区。种谔一生征战无数,屡建奇功,是北宋时期公认的名将,但他也有人生的重大败笔。
公元1082年,面对西夏多次挑衅,宋神宗派给事中徐禧、鄜延道总管种谔带兵攻夏,准备一举灭夏。徐禧、沈括(科学巨人)等文官决定先筑永乐城,种谔极力反对,因为永乐此地虽然三面悬崖,易守难攻,但缺少最紧要的水源。可惜徐禧不听,仗着官大还把种谔调往了延州。永乐城建好后,西夏派三十万兵马前来攻打,把永乐城团团围困,截断通往城中的水源,最后守城宋军渴死了一多半,西夏军趁势攻下了永乐城,徐禧等人战死。种谔在延州犹疑观望,没有及时救援永乐城,成为他被人攻击的污点。
种谊是种世衡最小的儿子,曾率部在兰州渡河抗击西夏军,斩首六百,大获全胜,被封为西京洛阳使。有一次,西夏军偷袭延安,朝廷急令种谊率部驰援,结果他的部队还没到,西夏军就已不战自溃,一口气跑了三十里。延安百姓称赞种谊:“得谊,胜精兵二十万!”
“种家将”第三代代表人物种师道
“种家将”的第三代也是人才辈出,将星闪耀。种师道、种师中、种朴等号称“小三种”,率领种家军继续驻守西北边疆,屡败西夏,迫使西夏重新与大宋讲和。
公元1125年冬,金兵南下包围了开封,宋徽宗惊慌失措,急令太子赵桓继位,本人仓皇出逃。年已76岁、被天下人称为“老种”的种师道和弟弟种师中一起率兵回京勤王,金兵摄于种师道的名望,没有交兵就直接北撤几十里。后因强攻开封无望,金军得到宋朝种种承诺后,暂时撤军山西。
金人退兵时,种师道提议趁其渡黄河时发起攻击,消灭金兵。宋钦宗等人惧战,没有采用他的建议,种师道叹息道:“他日必为国患。”后来宋朝主和派当权,种师道被罢免归家。不料几个月后,金兵再次南下,朝廷*再次起用种师道,但却未给他一兵一将。不久种师道病逝,享年76岁。
种朴是种谔的儿子,也是一员勇将。公元1099年,吐蕃叛乱,入侵大宋边境。种朴奉命出击,不幸遇伏,由于宋军兵力远不及吐蕃,宋军全军覆没,种朴也力战而亡。种朴所骑的战马非常顾主,单独驮着种朴的尸体跑回宋营,宋军看后无不落泪。
“种家将”三代为北宋镇守西北,铁血丹心,战功卓著,满门英烈,与“杨家将”“折家将”一起构成了北宋西军的坚强柱石,为维护国家边境安宁贡献了热血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