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难度大更公平还是难度小更公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7:5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3:15
高考即将来临,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大致论述是说,试卷难度越大,越有利于普通学生,因为难题难度加大,大家都不会,于是缩小了分数差距。
那么是不是试卷难度越大,考生之间的分数差距就越小呢?
试想两个极端的问题,以一个班级为群体,试卷难度超难,全班都不会做,全员0分,得出结论一:难度越大,分化越小。试卷难度超简单,全员满分,得出结论二:难度越小,分化越小。两个方向得出一样的结论,是矛盾的。可见试卷难度与结果的分化并不是呈线性关系的。
试卷难度越大,考生之间的分数差距就越小,因为往往一个难题出来,很多优秀的学生也无法在此得分,这只是个普遍适用的结论,是相对较为片面的。
全面看待这个问题,还要分阶段去看,难度难题的增加,实际把考生分为了四等,自上而下:绝对会做的学霸生,恰巧会做该难题的优等生,刚好不会做该难题的优等生和绝对不会做该难题的差等生。同是优等生如果没有那道难题,那么二等跟三等是差距不大的,一题之差,就拉开了差距,但这个变动是对绝对会做的第一等没有影响的,缩小都不会做的第三等和第四等的差距。
记得小时候,每次考试全班数学总是好多跟我一样满分,直到有一次我考了96分因没满分而抱怨自己,而其他人没有一个能超过90分的,才明白其实那一次试卷很难。我认为无论试卷难度增加还是减小,对一个群体的结果的分化情况还是取决于你在这个群体的哪一层。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这里仅供学习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3:15
首先,我们要明白“公平”的定义是什么。
我认为:在这里,
公平=让对于试题范围内的知识实际掌握程度更高的人取得更高的分数。
诚然,你说你让所有人猜拳,把得分排列,赢的多的得分高,这也是一种公平。但对于高考的目的而言,高考的目的是尽量选拔对于考纲内容掌握深入的同学。因此,这种“公平”不符合高考的目的。真正的公平,则是尽量减少猜拳式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仅凭对考纲内容的把握程度来决定谁该被录取。
注意目的并不是对高考那张卷子的试题掌握程度越高得分越高。
我们做一个简化模型,假设所有题都是知识点式的选择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假设一个人对于某题难度下的考纲范围内的知识掌握程度是p,那么遇到一道具体的题目,他将会有p的几率做出来,得分,1-p的几率做不出来,不得分。
而所谓“公平”,假如只有两个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q>p,我们要使他们试卷得分q>p的几率尽量大。这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的同学得分就越高,这最公平。
如果是n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是1/n,2/n,3/n,4/n...1,那么最公平的,则是使掌握程度排第n个人考试出来的成绩,均值为第n名,且名次意义上的方差尽量小。
经过一些数学推导,可以推出在题目总量恒定的情况下,则这个意义下最公平的模式。
尽量使成绩的均值为总分的1/2,且均匀分布在0分到满分这个区间。
因此,现行的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考试,满分150分,平均分高于75,绝对是过于简单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3:16
试题的难度和公平没有关系,只要是严肃正规的考试,都是一样公平的。但是难度的大小会影响筛选的质量——即难度越大,越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选拔。
高考需要从一个庞大的样本中筛选出相当质量的个体,难度越大,个体之间的方差会拉大,而难度越小,各个层次拉不开差距。
典型的例子比如2003年的全国卷,由于某省泄题,启用了难度系数很高的数学试卷。我们做过统计——有些省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会相差二十分以上,非常罕见。而之后的2004年全国卷,则恰好相反,很多学校700分以上达到了几十人,同样很罕见。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到发挥,所以控制难度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的把关环节。
而从国家层面来说,掐尖是最终目的——确保中上到上等的个体(通俗来说就是985以及以上的学生)能够进入与之匹配的高一级的环境,给予优良教育,他们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之上,其次才是维稳——确保中到中下的个体同样能够进入相应的学校,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未来高考的相对难度肯定会越来越大,这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需要。如果对数学史稍微有了解就知道,现在的中学内容基本上是西方17到18世纪的文明结晶,也就是笛卡尔、牛顿的时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教育的深度肯定也要随之跟进,否则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五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再到90年代直到现在,高考题的内容也可以看出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趋势就是高层次内容的下放——比如现在高中的解析几何,更新的比如向量,都是大学的内容。现在微积分也下放了。
因此,高考题难度的加大,高中数学内容的拓深,实际上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科技进步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顺应大势才是明智之举。
关于高考难度的问题,我想补充说明一下。所谓高考难度的提升是相对难度的提升,是随着高中教学内容的拓深而同步变化的,而不是试题的绝对难度在短期的剧烈波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3:16
常模参照测验的主要目的类似题目所说的公平,这个测验是为了判断被试在整体中的位置。也就是说,不管你的能力是高是低,测验都能比较准确的测量出你的真实能力。所以为了这个目的,题目必须有难的题目,也有简单的题目,并且题目难度分布应该与目标人群能力分布近似。此时,不论是难的题目还是简单的题目,都应该具有中等程度的区分度,也就是在各个能力水平上都能对个体进行一定的区分,而不是聚焦于某个特定的能力水平。
而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目的就是选拔出满足一定标准的个体了。这时测验的重点主要是区分出在所定标准附近的个体。比如某个测验的及格线是60,但是因为误差等原因,得了60分的个体实际能力并没有达到要求,反而能达到要求的个体才得了59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标准参照测验的解决方法是设置大量难度与目标水平相符、且区分度很大的题目。
而高考统考应该属于常模参照测验,因为统考不需要具体的能力要求,目的是测量学生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所以有具体能力要求的学校一般可能会采取自主命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此时,高考题目难度与当年参加考试的学生能力分布相仿时,可以说试题是公平的。葛军出的那些超高难度的题,更像是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目标人群是能力非常强的学生。但如果这些超高难度的题目数量,与学生能力水平分布所能接受的数量不符,那么可以说这次测试是不公平的。
以上均基于经典测量理论,同一省份、或统考所使用的测验试卷是相同的。如果使用项目反应理论(如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来进行高考更加公平,此处就按下不表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3:17
试题的难度和公平没有关系,只要是严肃正规的考试,都是一样公平的。
但是难度的大小会影响筛选的质量——即难度越大,越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选拔。高考需要从一个庞大的样本中筛选出相当质量的个体,难度越大,个体之间的方差会拉大,而难度越小,各个层次拉不开差距。典型的例子比如2003年的全国卷,由于某省泄题,启用了难度系数很高的数学试卷。我们做过统计——有些省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会相差二十分以上,非常罕见。
而之后的2004年全国卷,则恰好相反,很多学校700分以上达到了几十人,同样很罕见。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到发挥,所以控制难度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的把关环节。而从国家层面来说,掐尖是最终目的——确保中上到上等的个体(通俗来说就是985以及以上的学生)能够进入与之匹配的高一级的环境,给予优良教育,他们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