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9: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6:31
整个欧洲历史,就是一段从陆地文明转向海洋的文明变迁史。拥有一个面向广阔海洋的出海口,是海洋文明时代各个国家的梦想。普京吞并克里米亚,萨达姆入侵科威特,都是想把出海港口,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出海口在和平时期,就是对外贸易的窗口,吞吐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而战争时期,又是外来援助的生命线,使军队不再孤军奋战。
芬兰的北部边境距离浩瀚的北冰洋仅30公里。但是,他们却只能望洋兴叹。货物出海,必须千里迢迢从波罗的海绕经多个国家后,从丹麦和瑞典之间的厄德海峡进入大西洋。那么,距离北冰洋近在咫尺的芬兰,为何竟然没有属于自己的出海口呢?
其实,芬兰的北方领土曾经和北冰洋直接相连,也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同样拥有自己的出海口。而悲剧的是,它有个强大霸道的邻居——苏联。
在历史上,芬兰原本是瑞典的属地。1809年,沙皇亚力山大一世发动俄瑞战争,占领了芬兰全境,成为北欧和东欧最强大的霸权国家。
直到1918年,曼纳海姆将军从*回到芬兰,建立起自己的军队,同时宣布芬兰独立。1920年,忙于波苏战争的苏联疲于应付。为了减少周边敌对国,便和芬兰签订《塔尔图条约》,承认了芬兰的独立地位。并将和芬兰东北交界的贝柴摩地区,以及卡累利阿地峡划分给芬兰。这样,芬兰就拥有了北冰洋的出海口。
《塔尔图条约》不仅将原属于苏联的北冰洋贝柴摩港划于芬兰,而且把苏芬边界推进到距离列宁格勒仅25公里的炮击范围之内,这对芬兰十分有利。明显吃亏的苏联自然闷闷不乐,两国关系也并没有因此改善。
二战前夕,在和德国瓜分波兰后,苏联加紧对外扩张,以构筑未来对付德国的防线。波罗的海三个小国迫于威胁,只得同意并入苏联。
1939年10月,苏联以边界线影响列宁格勒安全,以及芬兰湾入口问题,向芬兰提出一系列要求。
一是为了使列宁格勒远离芬兰重炮的攻击范围,芬兰在卡累利队地峡的边境线后退12公里。等于割让地峡到芬兰第二大城卫普里以东30公里的土地,为苏联领地。这样,不仅卫普里面临苏军威胁,苏方还获得地峡的河道天然防线。
二是为了保护苏联摩尔曼斯克不冻港的安全,芬兰将雷巴奇半岛租给苏联驻军5000人,同时将芬兰唯一的北冰洋出海口贝柴摩地区,割让给苏联。
三是租借汉科半岛,割让苏尔塞里等五岛。拆除不利两国睦邻关系的曼纳海姆防线。
作为交换条件,苏联把里波拉与波拉亚维两座自治市,划割给芬兰,总面积多达5529平方公里,是苏联要求芬兰划割领土的两倍之多。只是这两个市,都属于穷山恶水的未开发土地。
面对苏联的狮子大开口,芬兰当然一口回绝。在多次谈判无果后,苏联决定入侵芬兰。
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曼尼拉炮击事件,对芬兰边境线发动全面进攻。战争初期,训练精良的芬军一度使苏军损失惨重。但大国实力最终占了上风,芬兰防线被攻破,不得不主动求和。
1940年3月12日签订的《莫斯科和平协定》,让芬兰损失巨大,一共失去了战前领土和人口的11%,资产损失近30%。芬兰的大后方,直接暴露于苏联的攻击范围。贝柴摩出海口虽然得以保留,但苏军享有过境权。
合约签订后,芬兰不甘失败四处求援,拖延履行合约。它首先找上了英国,但英国并无兴趣。这时纳粹德国找上门来,提出借道芬兰占领挪威,然后以提供武器为回报。芬兰同意了。
此后,德苏在柏林召开会议,德国对苏联提出再次攻击芬兰的意图表示反对,明确重申和芬兰的军事合作关系。
芬兰投靠德国的举动,使国际上对它的同情荡然无存。芬兰开始在德国支持下侵略苏联。它不仅要收回失地,还兼并了信仰东正教的东卡累利亚。这一举动,使急于联合苏联打击德国的英国,马上向芬兰宣战。
眼看德军在苏联战场节节败退,芬兰再次向苏联求和。双方达成停火协议,芬兰按苏联要求,掉转*口向德国宣战,将德军赶出了芬兰。
1947年2月10日,苏联等同盟国和芬兰在巴黎签订《巴黎和约》。这次和约不仅确认了1940年《莫斯科和平协定》的全部内容,还增加了苏联在波卡拉建立海军基地50年使用权。又还有*芬兰军备,赔偿苏联3亿美元;割认濒临北冰洋的贝柴摩地区给苏联等条款。
两次苏芬战争,芬兰共失去45840平方公里领土。苏芬边界线整整向芬兰方向推移了150公里。苏联的假想威胁不复存在,而芬兰却处于苏联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