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22:5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2:33
皇太极死后,当时和硕肃亲王豪格与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争夺皇位 因为二人势力几近相同,谁也没有办法压倒另一方,而双方又不愿因为这个问题大打出手伤朝廷元气。
所以后由睿亲王提议以当时还只是个孩子的福临继位,二人同为辅臣,睿亲王多尔衮家族备份更高,当时他所掌管的正白旗和他的弟弟多铎所掌管的镶白旗实力雄厚,因为实际上多尔衮成为了头号辅臣得封摄政王。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满洲正黄旗人。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福临史书评价
《清史稿》:顺治之初,睿王摄政。入关定鼎,奄宅区夏。然兵事方殷,休养生息,未遑及之也。迨帝亲总万几,勤政爱民,孜孜求治。清赋役以革横征,定律令以涤冤滥。蠲租贷赋,史不绝书。践阼十有八年,登水火之民于衽席。虽景命不融,而丕基已巩。至于弥留之际,省躬自责,布告臣民。禹、汤罪己,不啻过之。书曰:“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为民父母。”其世祖之谓矣。
《清实录》:章皇帝达孝承先,洪仁抚世。以天纵之姿,奋有为之业,扫除寇乱,奠安生民。六师所加,有征无战。莫不望风慑息,竞迓壶浆。即殊方异域、声教未通之地,亦皆受吏请封,凛遵正朔。不数年间,天成地平,区宇宁谧。功高在昔,美冠将来……一事一言、皆二帝三王心法所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2:33
在大清是子以母贵,不管长不长子,豪格没有继位很正常,她额娘出身低贱,而且有多尔衮在,皇太极其他的儿子就庄妃还有贵妃的地位高,但她的儿子当时才2岁,而福临六岁,加上是由济尔哈朗提出的,多尔衮不想八旗内讧,所以也同意,豪格也不能违抗八旗会议的执意,包括皇太极。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2:34
皇太极死的太过突然,之前并没有立下诏书由谁继位,所以皇太极死后,两白旗和两黄旗分别拥护各自的旗主继承皇位,但是两黄旗与两白旗,旗鼓相当如果双方打起来,势必会造成八旗内部的*,这不是满洲皇族想看到的,立哪一个,另一个肯定不服,所以干脆两个都不立,而是从其他的孩子中再选择一个皇子来继位。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2:34
根据清太祖努尔哈赤留下的贵族共和政*度要求,将有各方贵族共同推选皇位继承人。这天是1643年8月4日。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睿亲王多尔衮等都一起来到崇政殿。最后矛盾集中在了以豪格为首的两黄旗和以多尔衮和多铎为首的两白旗上。双方相争,委决不下,眼看有一场血拼。这时,有人提出第三人选代善,而老成持重的代善沉默拒绝,他不想得罪两派其中的任何一派。豪格始终关心郑亲王的态度,而郑亲王则也冷眼旁观,不动声色,始终闭口不说话。 紧要关头,多尔衮还是不愿看到四旗残杀,使整个满洲民族遭受*和毁灭之灾。于是他抓住两黄旗讲的要立皇子这一核心所在,提出立皇九子,也就是五岁半的福临为帝。两黄旗再无话说,其他王公大臣也表示同意。就此,福临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举行登基大典,年号顺治。 不过,因顺治年幼,多尔衮还提出由他和郑亲王一同辅政。而种种事实表明,多尔衮在见自己很难得到帝位的情况下,选择不懂事的小皇子做皇位的继承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彻底粉碎豪格继承帝位的图谋;二是便于自己随意摆布小皇帝,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的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他一直大权独揽,堪称"无冕之王",直到他于1651年去世,顺治帝才开始亲政。 孝庄要想办法巩固她自己的地位,保住自己的权利,女人也得有一点办法。 那怎么办呢?那她只有依靠一个人,就是摄政王多尔衮。 而另一方面,豪格除了他是皇太极长子原因外,并没有十分的充足理由可继承皇位。他*上很不成熟,曾因散布不满父皇言论而由和硕亲王降为贝勒。他也没有掌握重要兵权。正黄、镶黄旗旗主一直是皇太极本人。再就是他的生母乌拉那拉氏出身平平,并且早逝。因此,豪格缺乏非同寻常的背景力量支持。 我个人到觉得,不知道是历史选择了他,还是遗弃了他又或者是玩弄了他。。。。。。不管什么原因,这个皇帝是个悲情皇帝。。。。。。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2:35
中国古代很讲究中庸而治,即要求各方面权力的均衡,相互和谐又相互牵制,多尔衮和豪格两人的实力都很强大,只要有一方得到政权后,均可能致另一方于死地。所以最后折中,选择对他们造不成很大影响的福临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