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22: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2:28
时思寺,这是一座融合了儒、道、释三教宗义的国保级古刹。始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初名“时思院”。据记载这是为嘉奖梅氏“孝童”建造的。
关于这座寺庙的由来有着一段感人的史实。据地方志记载,据地方志记载,南宋初年,梅氏第87代世祖梅元屃(读音xì),年方六岁,尚是不谙世事的幼童,竟想到要随父亲为祖父守墓,一守就是三年,而且日夜不离其侧,深被乡里称颂。有地方长官奏闻高宗,皇帝为之动容,旌表其为“孝童”,并在其结庐守墓处建造时思院,嘉其时时思念祖辈。
建造之初的时思院,规模并不大,后来族人又依此扩建,日臻完善,有了梅氏宗祠,大雄宝殿,还建了三清殿,可说是典型的三教合一场所。明洪武元年(1368),诚意伯刘基额书“时思道场”,突出了三教合一的特点。有了诚意伯亲书的“时思道场”匾额,时思院的名声、地位也骤然提高。可惜,这块匾额已遗失在历史长河。宣德元年(1426),时思院更名为“时思寺”,一直延用至今。古刹三易其名,也代有修缮,一定有许多变故,但至今还能看到宋、明、清三朝古建。这对考察大漈历史、梅氏家史以至宗教文化、古代建筑,都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2001年被列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思寺占地约1200平方米。山门建筑,很像木石牌楼和古代辕门,尽管不高也不大,却被构建成三列三柱,重檐斗栱模样。代替门框的那对木鼓,造型奇特,镂雕精美,很像两把相向而立的竖琴,似有悠扬深沉的清音古韵缓缓流淌。门楣置横匾,额书“时思寺”,黑底金字,很庄严。匾额下,还有二颗有镂刻花纹的圆形门簪,与那对木鼓相应,就是门当户对了。这种融合民居建筑特色的山门也不多见。
更让这道山门显出独特个性的是,以他瘦小的身躯却坚毅地左支右扛着好大二棵古树,硬是三人行般地走过近千余个风风雨雨的荒蛮岁月。我是深被震撼:古寺与古树,人与自然,原是可以这样和谐相处的,不一定非得拆了古寺或是锯了古树。这是两棵刺柏,是南宋建寺就栽下的。不知为什么,这两棵古刺柏,不是依着柏木应有的竖直纹理往高空生长,而是学那晋祠左扭柏,一个劲地侧转,侧扭,留下一道道深裂的伤痕,也在所不惜。真是百折不挠啊!他们又像是要彼此依存,携手远行,又像是要共同卫护古刹山门,……吾非古柏,当然不知古柏高远幽深的心志、心思。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忠诚和坚毅,仿佛是在宣昭一种文化精神。
进了山门,迈上几级台阶,有一个黄土砂砾铺筑的小天地,右侧有石台阶,通向枝杆苍虬的柳杉王;左侧是下坡道,通向时思寺的钟楼与大殿;迎面是一堵砂石黄泥垒筑的仪门,通向梅氏宗祠。
时思寺在全盛时期是规模较大的汉式布局的古刹建筑群,汇集宋明清三代建筑,有“寺祠院三观同址,宋明清三代同堂,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美誉,有山门、三座大殿(分别是大雄宝殿、弥勒佛殿、三清殿)、钟鼓二楼、一座胡公堂、一座马夫人楼和梅氏宗祠、马仙宫,是混合佛、道、民间地方神等多神信仰的香火圣地。关于这座寺庙的由来有着一段感人的史实。据地方志记载,南宋初年,大漈人梅元屃,梅氏的八十七代世祖,在他6岁的时候祖父去世,他要求父亲在他祖父的墓旁建一墓庐,守孝3年,不管刮风下雨,夏雷冬雪,不离墓侧。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宋高宗那里,当时是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宋高宗很受感动,于绍兴十年(1140)旌表他为孝童,把他守墓的庐室赐名为“时思院”,意为“时时思念祖辈”的意思。皇后从她购买首饰的经费中,专门拿出一部分,用于建设时思院。明洪武元年(1368),诚意伯刘基题额“时思道场”,宣德元年(1426)改为时思寺。原先寺前有小石塔,俗名塔山寺。清顺治年间和乾隆年间曾进行修缮。此后200多年,毁损严重,在1985年国家拨款45万元抢修,基本保存了原来的风貌,共占地1193平方米,2001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