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2: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9:19
自从美军换装M14自动步*以后,原先用作班用轻机*的勃朗宁M1918A2自动步*同伽兰德M1步*一起被淘汰。步兵班中没有专用的轻机*,普通步兵使用的M14都装上了快慢机锁,原计划是每个班装备1~2支能全自动射击、配两脚架的M14E2来充当班用轻机*,但M14E2并没有定型和装备部队。当美军换装了M16步*后,虽然M60为连属通用机*,但由于当时装备的M16都能全自动射击,而且越南丛林中的交战距离普遍不远,必要时全班全排都可以进行火力压制,因此当时在前线对于班用机*没有迫切的需要。但陆军高层始终认为M16当成是过渡时期的武器,于是陆军在1966年12月重新提出研制班用自动武器的规划,表明要恢复步兵班的轻机*火力并在1969年进一步明确,机械化步兵离开步兵战车后的基本火力单位——战斗小组应当装备一挺单人操作的轻机*。
基本战术技术要求确定以后,美国陆军轻武器研究人员便开始选择口径。由于M193弹的远程性能差,所以被否定;对于7.62mm NATO弹的*连同200发弹的重量将会大大超过10公斤,所以也被暂时否定。于是决定寻找一种介于5.56mm和7.62mm之间的折中口径。
在1970年7月,美国陆军正式批准班用轻机*的研究,但并没有指定的口径,只是命名为“班用自动武器”(SAW)。
直到1971年8月。弗兰克福兵工厂(Frankford Arsenal)设计了一种有两个不同口径的轻机*用于确定口径的试验,一种是6mm口径,另一种是加大弹壳的5.56mm口径。在1972年3月,陆军正式公布SAW计划的技术要求,同年5月确定了6×45mmXM732钢壳弹的设计。6×45mm*弹的弹头重6.8克,初速747米/秒。虽然初速比起M193弹的990米/秒是大幅下降了,但弹头重几乎增加一倍,所以能满足穿透800米处钢盔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弹径加大,曳光弹也较容易制造,白天的曳光光程可达800米。
到了7月,陆军向3家研究单位判出研制合同,分别是马雷蒙特公司(Maremont),福特空间和通讯公司(Philco Ford),以及岩岛兵工厂(Rock Island Arsenal)的罗德曼实验室(Rodman Laboratory)。这些公司所研制的样*被陆军分别命名为XM233、XM234和XM235。设计要求是重量不到包括200发弹在内全*重为20磅(9.07公斤),有效射程至少800米。
这三种6mm口径样*都参加了在1974年举行的工程和使用试验。但作为对比,又同时选了3种5.56mm口径的机*加入SAW试验。分别是M16 HBAR(带两脚架的重型*管型)、FN Minimi和HK23A1。
首轮测试在1974年12月结束,HK23A1由于没有通过安全试验而落选,M16 HBAR的问题是容弹量小,达不到设计要求所规定的200发,也落选。至于马雷蒙特XM233和福特XM234也有技术上的问题落选。在1976年2月,FN Minimi和罗德曼XM235被选定作进一步的研究。然而,此时却有人提出质疑虽然6mm弹能满足战术技术要求,但却使步兵班要增加一个新的弹种,这无疑会增加生产和后勤供应上的困难。经过研究论证和试验,陆军在6月份修订了SAW的技术要求,规定口径为5.56mm弹。新的技术规范在10月被批准,作为在第一轮试验中选出的罗德曼XM235被要求转换成5.56mm口径,转换口径的研究合同被判给福特航空航天通讯公司(Ford Aerospace Communications Corp.),并改名为XM248。
同时SAW计划的范围被扩大到陆军以外,于是在1976年10月,由陆军、海军陆战队、空军和海岸防卫队组成的联合小组Joint Servic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JSOR),由这个联合小组来负责5.56mm SAW的研究试验。
在1978年,阿伯汀研究实验室研制了一种具有快拆*管功能的M16 HBAR被命名为XM106,重新加入改变口径后的SAW计划。不久之后,HK公司成功游说陆军*,让转换成5.56mm口径的HK21A1(不是原来的HK23A1)也加入SAW试验。后者被命名为XM262。此时,FN Minimi的样*也被命名为XM249。四个候选系统在1979年4月开始由JSOR进行对比试验。
在可靠性试验中,XM249的故障率低于其他的候选系统。
1982年,美军决定采用XM249,并正式定名为M249。1984年,美军和FN公司签订了5万挺机*的合同,到1985年8月已有1100挺正式装备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