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初三上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与社会复习大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1:46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35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枷马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 (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推翻了封建君主*,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中颁布)《美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内容:
(1)*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789—1794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会议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宣言(*中颁布)《法典》(*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性的无产阶级*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性的无产阶级*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②《*党宣言》
时间: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人民。
(3)1871年3月,*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①*1861年改革
背景:1.16世纪中期,*成为*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频繁。
时间:1861年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1)*方面,“废藩置县”,加强*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于10月*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12.*十月*
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
领导者:列宁
意义:
(1)*十月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注意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
★*二月*和十月*的不同
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仁政什维克党领导的。
不同点:反对对象不同,二月*推翻的是沙皇*统治。十月*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性质不同,二月*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十月*是社会主义*。产生的结果不同:二月*后虽然推翻了沙皇*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仍然进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人民的*,而十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13.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2.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总之,从长远来看,它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形成的:
(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5.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的发展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总额缩减了2/3。
影响:
(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的,宁愿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罗斯福新政
时间:1933年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影响:
①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的权利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法西斯的发展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党,逮捕和*大批*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5)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犹太人的狂潮。
(6)对外疯狂扩军备战。
16.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范围:全球各地的30多个国家
开始标志:1939年9月1日,德*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慕尼黑阴谋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
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
含义: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些侵略活动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它们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它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称为绥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推想顶峰。
影响:绥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战开始和扩大
(1)1939年9月1日,德*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
(3)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二战的转折点
(1)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队的闪击战失败。反法西斯国家由防守转为进攻
(2)1942年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式
(3)1942年,英美军队在北非了阿拉曼击溃了德意军队。不久,意大利投降
(4)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5)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
性质:反法西斯国家的正义战争
17.美国经济的发展
①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又称为黄金时期)
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3)*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②经济危机和经济调整(20世纪70—80年代)
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
(1)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经济危机,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西欧、日本的高速发展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70年代经济危机的表现:
(1)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3)1975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发展缓慢,但通货膨胀)
80年代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的原因:
(1)美国*调整经济*
(2)通货膨胀
(3)债务负担较重(受美苏争霸的影响)
80年代经济好转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形式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③美国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
原因:
(1)美国*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2)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3)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表现:
(1)经济增长加快
(2)通货膨胀率下降
(3)低失业率
(4)财政赤字逐年递减,出现盈余
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18.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①欧洲经济的发展
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的原因:
(1)利用美国的援助(直接原因)
(2)采用最新近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主要原因)
(3)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的表现:
(1)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②欧洲的联合
1.20世纪60年代,法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2.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1991年签署协定,两年后生效)
原因:
(1)使西欧各国联系密切
(2)在美苏争霸,美控制西欧的情况下,西欧国家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联合发展
作用: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性质: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③日本的崛起
原因:
(1)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战略的需要,开始扶持日本(直接原因)
(2)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
(3)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表现:
(1)20世纪50年代(1955年)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速度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年均增长10%)
(2)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
影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谋求*大国的*膨胀,军费支出增加,引起亚洲临国的关注和不安
19.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①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
开始:1956年苏联*党的“二十大”
结果:1964年,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下台
失败的根本原因: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经济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势力有所提高(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动),但他的改革仍没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更加僵化。

②苏联的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了*方面。此后苏联**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1991年12月15日,苏联解体,叶利钦成为俄罗斯的领导人。
影响:改变了历史进程
(1)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
(2)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的两极格局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
我也要为半期考试头痛!!祝你好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36

专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成为中国*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 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 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考点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中国奉行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又有了重大发展,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以新的内容。

7. 独立自主的外交*新的内容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8.新战略提出的意义: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以新的内容。中国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专题二.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34页)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2.和平成为主题之一的原因是什么?

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极世界;国际社会祁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争取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3.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4.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6.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主题原因是什么?

当今国际社会仍是一个*差距悬殊的世界,落后、贫困、危机、债务,捆扰着占世界人口2/3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

7.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①霸权主义,强权* ②恐怖主义。

8.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矛盾交织的产物。

9.恐怖主义的危害:给世界*、经济、安全形势带来严重威胁。

10.当今世界不太平根源(最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

11.霸权主义,强权*新的表现是什么?

超级大国倚仗其经济、科技、军事优势,鼓吹“先发制人”和“预防性干预”,以争夺和控制世界战略要地和资源重地。

12.发展问题也称南北问题。

造成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其他原因:①历史上长期的殖民掠夺和统治(历史原因)

②战乱和不稳定

13.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14.解决南北问题根本途径(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其他途径(对策):①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②维护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保持国内社会稳定。

15.建设和谐世界我国应奉行怎样的内外*?其作用何在?

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

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作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专题三.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36页------38页)

考点34.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对社会发展影响,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

1..我国人口现状:①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②人口素质不高③人口老龄化

2.为此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3.计划生育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4.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控制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6.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

7.我国人口现状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总说: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人口老龄化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都会带来沉重压力。

分说:①人口数量大影响: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加剧了资源危机、环境恶化;加重就业压力,使诸如交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人口素质偏低影响:增加了就业难度;环境意识薄弱,不仅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低,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人口老龄化影响:增加了养老、福利、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压力,增加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等,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压力。

8.实现计划生育*对我国社会健康发展有何意义?

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减缓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们的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考点35.了解我国的资源状况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

1.我国资源状况如何?(除了总量丰富外,其他是我国的资源问题)

①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的,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②资源分布不平衡 `

③自然资源的质量不高

④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

2.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的,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

3.自然资源特点:数量有限

4 资源利用中出现种种问题的危害: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短缺问题。

5.我国应对资源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①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②跨区域调配,是解决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等

③把对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制轨道

6.“开源”是指什么?

“开源”指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

7.节流: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

8.开源与节流关键在于:科学技术。

9.解决资源问题,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什么?

开源 (“嫦娥一号” “神七”发射目的之一)

10.科学技术在资源方面的作用何在?

①利用科学技术,可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

②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

③利用科学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

11.资源问题的出现有何危害?

资源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12.在资源问题上青少年应做到什么?

①树立人均观念和 节约观点,珍惜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②遵守资源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③做到节水、节电、节地,不吃野生动物,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日常生活中具体行动)

考点36.了解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解决环境问题对策

(1)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哪两类?

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2.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3.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废气 、废水及固体废气物污染

4. 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危害是什么?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5.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6.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①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地位)

②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我国的环保方针),决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具体行动:

在生态建设方面:①针对一些地区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大规模的防护林工程建设

②把防治荒漠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力开展治沙工作

③还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等工程,恢复自然环境本来面貌。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①重点治理大江大河的水体污染

②治理重工业地区和城市的大气污染。

7.在环境问题上,青少年应做到什么?

①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意识,积极宣传环保。

②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③做到爱护花木,植树种草,拒绝在街头、露天烧烤,不焚烧废弃物,不乱扔垃圾。(日常生活中具体如何做)

考点37.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PRED四者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的整体。

2.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中(PRED),人口因素是:关键因素。

人口因素是关键因素的原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造成资源短缺;人类排放的废弃物也逐渐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终会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及社会变动等一系列的变化。

3.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地位、作用)。人类与自然资源是休戚与共的关系。(关系)

4.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位、作用)

当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时,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平衡的,人类生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就比较优越;否则,就会制约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

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6.可持续发展中人类应树立的意识是什么?(对人类有何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要求人们必须以很高的道德标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人类应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7.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 含义: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 含义: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 含义:许多区域性的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的问题,要求

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

8.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

①中国*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②不仅积极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且踊跃参加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该战略从观念走向实践,我国具体所作的两方面的努力)

③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正从观念走向实践。青少年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9.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应怎么办?

①在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两类社会)

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0.文明发展道路是怎样的?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专题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40页)

考点38.知道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1.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通过价格 传递的信号,指挥着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适时的改变他们的计划,自发的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即市场调节)

2.看得见的手指*对市场经济进行*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看不见的手”时要注意什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觉利用“看不见的手”,才能使经济健康地发展。

4.宏观*有何作用?(宏观*的必要性)

*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宏观*,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点,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5.市场机制有何作用?

能够自动组织、协调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起到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6.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作用如何?

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它自发的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考点39.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

1..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两地之间)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本地)

2.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

3.怎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首先应怎样?)

发展区域经济,首先应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 ,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才能使经济得到健康发展。

4.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大力开展贸易活动作用何在?

背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每个区域都会有自己的资源特点和名优产品,贸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

作用:应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大力开展贸易活动,可以使人人们充分生产各自的优势产业,使各地都能享受到更多更丰富的产品。

5.我国各种资源区域分布是怎样的?

①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有发展能源工业的优势条件;

②东部地区工业和交通的基础好,人才、技术、资金雄厚,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③南方降水充沛、空气湿润、水资源丰富,很多地方是鱼米之乡。

④北方降水量较少、空气较干燥、水资源较少,适于发展旱作农业。

专题五.生活在国际社会

考点40.了解当今国际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1.当今国际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经济全球化 ②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③文化多元化

2.全球化表现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化.

3.文化多元化:(含义)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

过程怎样:全球化的过程一定是不同文化共同生存、共享文化成就的过程。

4.文化多样性作用何在?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考点41.知道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我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山西:平遥古城、云冈石窟,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云南丽江古城,江苏苏州古典园林,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重庆大足石刻,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河南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盛京三陵、十三陵、明孝陵),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甘肃莫高窟,四川青城山-都江堰,安徽皖南古村落,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河南殷墟,广东开平碉楼及村落。

考点42.知道欧盟、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的作用

1.欧盟:是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影响:它的崛起有利于世界走向多极化

2.联合国

定义: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一个当今多极化世界共同制定世界规则的地方。

面对世界多极化在制定国际关系规则方面,联合国最具 广泛性,权威性

3. 联合国的历史由来:

①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②1945年,中、苏、美、英等50多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这一天成为联合国的诞辰之日。

至今有190多个会员国。

4.联合国的诞辰之日:1945年10月24日.。

5.联合国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6.联合国的原则是什么?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等。

7.联合国发挥了什么作用?

和平方面: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

发展方面:促进各国社会经济发展

8.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地位)。积极参加联合国及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为联合国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如何作贡献)

9.世界贸易组织

①定义:“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游戏规则”,就是目前世界

市场上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性的规则。

②有人把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③其基本职能: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间贸易争端

④.世界贸易组织作用是什么?

它较大幅度的降低了世界各地进口关税的水平,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它规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序进行。

10.中国于2001年 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1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有何影响?

加入WTO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也给中国*和人民带来重大的责任和挑战。(既有利又有弊)

就这个.
..
希望能帮你
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36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枷马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 (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推翻了封建君主*,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中颁布)《美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内容:
(1)*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789—1794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会议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宣言(*中颁布)《法典》(*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性的无产阶级*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性的无产阶级*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②《*党宣言》
时间: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人民。
(3)1871年3月,*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①*1861年改革
背景:1.16世纪中期,*成为*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频繁。
时间:1861年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1)*方面,“废藩置县”,加强*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于10月*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12.*十月*
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
领导者:列宁
意义:
(1)*十月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注意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
★*二月*和十月*的不同
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仁政什维克党领导的。
不同点:反对对象不同,二月*推翻的是沙皇*统治。十月*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性质不同,二月*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十月*是社会主义*。产生的结果不同:二月*后虽然推翻了沙皇*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仍然进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人民的*,而十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13.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2.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总之,从长远来看,它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形成的:
(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4:37

我要有我不来拉我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什么和什么是让文章脉络分明的重要手段9 ...要有事物作为线索 怎么样才能很好的把握住线索 写好文章?_百度... 记叙文如何点题 路由器设置了mac过滤后,中继连不上路由,中继是wn1000rp,路由是d... NETGEAR WN1000RPNETGEAR WN1000RP 万用无线网络扩展器 ...双流兔头之类的,邮局会帮忙抽成真空么,他不抽我又去哪里抽_百度知... 双流有哪些地方能抽真空袋子?来出差,家里孩子想让我带兔头回去,但... ...还没有复婚证,现在以夫妻互保的名义购买保险合法有效吗? 从1写到350,一共写了多少个数字3? 我想知道这个头发叫什么? 理发店能烫出这种感觉吗?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三期中历史考试复习资料 九上历史期中考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的重点是哪些课 联通大王卡暂停服务怎么办 现在华为p10plus怎么样 华为p10plus是全网通手机性能如何 华为p10plus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华为P10和华为P10Plus哪个好 华为P10和P10 Plus有什么区别 华为p10plus手机质量怎样 华为p10plus有几种配置? 华为P10和P10 Plus有什么区别 二者区别配置对比 华为p10plus现在还能用吗? 是华为p10plus好点,还是荣耀v10 华为p10plus市价多少钱 华为p10plus多重 华为手机p10plus好不好 华为p10plus什么时候上市?价格多少? 华为p10plus上市时间 求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期中复习提纲,下有详解。 兰州五中初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初三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考到哪? 初三上期中历史复习资料(华师大)急需 闇怎么读 闇的意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初三的历史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期中政治历史主要材料 人教版的初三历史上学期的1~9课中考考吗 初三历史 2022年期末历史考试范围九年级上册太原市 初三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我们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请问九年级上册历史最容易考哪些内容,希望具体点! 人教部编9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 腾讯大王卡暂停服务了怎么办?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必考题 梦到自己看到出殡自己手里还拿着花圈是什么意思? 梦见自已手举两个花圈 梦见送葬后自已手里还拿着花圈? 梦见一支去送葬的队伍每人手里拿了一个花圈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