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4: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8:45
正德皇帝朱厚照于1521年突然驾崩,年仅30岁,无子。朱厚照一来年纪尚轻,没人料到死的这么快;二来生前不理朝政,倔强逆反,与大臣关系相当恶劣,因此也不可能听从大臣的建议,选择宗室之子收养立为嗣子。所以无子可立。古代选择继承人,无外乎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两种,既然没办法父死子继了,那只有选择兄终弟及。
但是又有问题,朱厚照是弘治皇帝朱祐樘长子,弘治皇帝是出了名的模范丈夫,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张皇后,没有任何妃嫔,再加上自己也活得短,三十几岁就死了。所以他跟张皇后只生了两个儿子,除了长子朱厚照之外,只有一个儿子朱厚炜,而这个小儿子也年仅一岁就早夭了。所以朱厚照不仅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弟弟。
于是只能从堂弟当中找。弘治皇帝朱祐樘是成化皇帝朱见深的第三子,朱见深一生一共十四个儿子。前两个儿子都早死了,所以朱祐樘当年等于是以长子身份继位,而第四个儿子就是兴献王朱祐杬。而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就是兴献王的长子。因为兴献王在成化皇帝诸位皇子中地位、年纪都仅次于朱祐樘,而朱厚熜是他的长子,因此,朱厚熜的亲缘关系跟朱厚照最近,让他以堂弟身份继承皇位最为合适。
但是,由于朱厚熜是朱厚照的堂弟而非亲弟弟,而杨廷和在选择继承人之前没有明确朱厚熜是继嗣还是继统,也就是说他究竟算是谁的儿子的问题。杨廷和等人认为理所当然他要作为弘治皇帝朱祐樘的儿子,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弟弟继承皇位,但朱厚熜却坚持自己是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不能改。甚至后来还为自己的父母征皇帝、太后的名份,进而要求父亲要在祖庙有庙号等等,为此与群臣斗争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著名的“大礼议”事件。
以此为教训,后来清朝出现同治皇帝无子而逝,光绪皇帝继承皇位时,就明确他是作为咸丰皇帝的嗣子,等于与自己的亲生父亲醇亲王奕譞脱离了父子关系,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之后光绪皇帝又无子,继位的溥仪也是作为同治皇帝的儿子,与生父载沣脱离了父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