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哲学》连载结束了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3: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1:59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关于世界最一般的问题。——这样的解说没有*的观点深刻。
*说,哲学就是认识论,别的没有。这里的认识论,包括实践论、矛盾论、物质论、运动论等,以及不同学派的观点理论、方法、逻辑、规则。同时,还要包括中国古代的道——河图、洛书。它们同样是华夏民族创新出来的古老的哲学逻辑方法。显然,这本书讲述的内容太肤浅了,与时代文明的发展不相适宜。
其余3本书我是在今年3月初购买的。撰写的短语内容分别是:
*哲学的代表作:《认识论篇·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哲学理论分为两个层次两种形式。理性层次是将哲学理论科学化,知性层次是将哲学理论人文化。在人文化的过程中,包含*哲学在内,还有道德哲学、人的哲学等。这本书讲述的认识论就属于*哲学范畴。它与康德追求的哲学理论科学化的目标相差甚远。二者不在同一个档次上。用康德创新出来的图像法、正位法——菱形判断表、范畴表分析,就可以把握本书的缺陷。
*哲学理论的代表作:《辩证法篇·照辩证法办事》
王伟光在本书中采取了从经典著作中找答案的方式撰写出《新大众哲学》,他没有能力把握黑格尔的世界观模式,所以他也就不可能纠正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中表述缺乏精准性的缺陷,而是采取了“照本宣科,述而不作”的方式,照抄照搬照传,其结果必然会偏离老子大道——河图给出的认识论模型。这样的普及读物本身不具有科学性,随着老子大道的推广和普及,《新大众哲学》必将会被历史的潮流所吞没。
*哲学的代表作:《唯物论篇·反对主观唯心主义》
*哲学与科学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把哲学理论等同于意识形态。科学哲学则将哲学理论作为思维方法、思维工具看待。科学的哲学理论应该仿效数学方法,给出思维把握万事万物的科学方法。这种普遍适用的思维工具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创新出来了。那就是古代的道——河图,《老子》将它称作“不言之教”即“天下的神器”,并且用五千言论述了河图里面隐含的哲学逻辑方法。这个河图就是西方哲学家追寻的“哲学的一幅图画”,“语言游戏规则”。而本书的作者对于《老子》的智慧一无所知,他只是模仿西方的理性思辨方法,撰写出《新大众哲学》。这样的哲学著作明显缺乏时代哲学特有的创新精神。——此段话未刊出。
我为什么要将这套丛书定性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呢?理论根据很简单,它背离了马克思倡导的应用哲学道路,与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大相径庭。何以为证?请看马克思的论述: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9)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5)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我们发现了这个多年来已成为我们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而且德国工人约瑟夫·狄慈根不依靠我们,甚至不依靠黑格尔也发现了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P238、239)
这套丛书的作者们在给哲学下定义的时候,恰恰与马克思批判的哲学家们的做法高度的吻合——系统地回答关于世界最一般的问题。二者的区别在于:马克思的观点中强调“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王伟光将它变换成“系统地回答”。解释的形式虽然变了,但是它的本质属性却没有丝毫的改变。同样是在强调哲学的解释功能,而否定了哲学能够改变世界的应用功能。
*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哲学能够改变世界”。这一功能已经通过列宁领导的“十月*”和*坚持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全都取得成功的事实给以证实。由此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国家共同发展的新时代。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应用哲学,“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引自1970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社论)这就是*生前为哲学改革指明的前进方向和正确道路。
《新大众哲学》的编写者们没有遵从*的教诲,依然是我行我素,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搞所谓的普及型的哲学读物,形式上看似是在为深化改革服务,本质上却是在禁锢人们的思想,背离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向前看”的创新之路。
如果说,在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最初书名为《哲学讲话》)在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的话,(历史事实已经证明,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对于改变旧中国的落后文化确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大作用)。那么,模仿和延续艾思奇撰写《大众哲学》的方式,在当今时代续写《新大众哲学》,形式上看起来确实有些与时俱进的味道,然而,由于这套丛书在内容上没有添加中国当代哲学研究取得的诸多成果,也就是说,没有将文化大*之后,哲学家和爱好哲学研究的人们取得的那些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吸收进来,从而失去了它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典型的创新成果有两个:一是何新率先探索出思维把握动态演变规律的“泛演化逻辑”,它的逻辑图像并没有吸收到这本书中。要知道,著名学者钱学森先生都将它称作“何新树”,并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二是我们对中国古代的道——河图与《老子》的“不言之教”进行的逻辑解析,编制出来的哲学动画片、幻灯片。这些内容都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科学性的哲学方法。遗憾的是,在这套《新大众哲学》丛书中全都看不见这些研究成果的踪影。显然,这是延续了我国学者固有的治学模式——从经典著作的书本中找答案,撰写哲学普及读物的做法,它的全部内容都彰显出没有丝毫的创新精神和时代发展的气息。
这套丛书的出现,恰恰印证了《老子》的观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都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着。其转化的特点是:从肯定转向了否定,从原来具有推动社会变革的功能转变成阻碍哲学理论深化变革的一块绊脚石。这套丛书从整体上看明显偏离了*指明的哲学改革的方向,继续停留在书本哲学和课堂哲学的巢穴里,由此构成了王伟光主编的《新大众哲学》一书的本质属性。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这套丛书没有沿着*指引的哲学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前进,相反地,依然是*所说的“书本哲学、课堂哲学”在新时代的翻版。它讲述的全部内容都没有体现出中国当代哲学在改革道路上取得的最新成果。因此必将被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所淹没。理由很简单,它讲述的思维方式与时代发展的潮流不相符合,这种陈旧的思维方式正在成为深化改革的巨大阻力,它制约着中国崛起的迅猛势头,使它不能成长为思想的强国。
现实中,那些死啃书本的学者们只能依附在西方学者的脚下俯首称臣,从而丧失掉华夏民族固有的尊严,这些饱读诗书的学者们根本不知道河图——《老子》的“不言之教”就是华夏民族具有的博大精深的智慧结晶,它就是西方学者全都望尘莫及的认识论模型,里面包含着康德设想的理性巴别塔,黑格尔提出的大小圆圈环环相套的逻辑结构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