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教育研究方法顺利进行并取得高质量的成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1:2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1:51
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教育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推进教育理论建设,拓展人类知识宝库;提高教师素质 。
3.教育研究的类型
(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价值研究是以教育中的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类研究的总称,这类研究重视教育现象中的价值问题,以文化论观点看待教育,重视教育研究中研究者的主体性与教育主体性的复杂关系,研究的结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主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或者研究主体所代表人群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
教育事实研究是对以教育中的客观事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类研究的总称,这类研究强调研究的客观性,排除研究者主要倾向性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其结论具有主体间的一致性。
在教育研究中,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不是各自独立,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教育的文化本体论角度看,教育事实研究服从于教育价值研究,脱离了一定价值观念的事实研究会失去教育研究的意义。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即“纯研究”,以揭示教育规律,探明、建立、发展或完善教育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应用研究以解决当前教育实践中的特定问题为主要目的。要依据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
(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指那些非实验性的,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用文字而非数量形式来表示研究对象和结果的研究;特点:自然性、描述型、强调过程、归纳分析、小样本;定量研究指主要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并用数字和量度来表述结果的研究;特点:理性主义、数量化、强调结果、演绎分析、大样本、随机抽样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1.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
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
特点:
①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段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即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
②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
③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④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
2)分析为主的方*时期
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与分析为主的方*时期。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原理的提出为标志的近代教育科学产生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研究方*时期。
经验论:认识来源于感观。代表人物有培根,罗克。
唯理论:以康德为代表。认为人的思想认识在出生时已经存在于大脑之中。
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是重思辨,逻辑和分析。
特点:
①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②教育研究方*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和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③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的理论基础。
④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0世纪以来,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研究方法称为独立学科时期。
特点:
①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
②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③考察这个时期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由于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倾向。
④在教育研究方法形成为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
⑤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一是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产生和广泛传播,为教育家们探讨教育的规律,研究教育现象提供了普遍有效的科学方*指导。二是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心理学的独立首先是在研究方法方面取得的突出进展不仅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探索青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积累了客观材料,而且心理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
特点:
①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学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越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
②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
③现代科学发现了一系列原有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释和说明的新事实,出现了一些佯谬,破坏了科学体系原有的原则和思维前后一贯的逻辑严密性,产生了现代科学范畴体系的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逻辑方法向前发展。
④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随之而来的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称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2.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现状:第一,群众性(而缺乏专业性)。第二,行政参与并领导教育研究(官本位思想)。第三,研究方法上倾向理论思辨研究,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中的急功近利)。第四,没有教育研究的质量控制体系。(科学的评价机制与有效的转化机制)。
我国教育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第一,重思辨分析,忽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不重视做典型实验;而在思辨分析中,又往往把教育研究套入某种既定的公式,或者以一定结论为前提,通过推论得出结论;或者从某种固有的经典模式理论出发,到实际中找例证。其结果,由于未深入地研究教育实践,缺乏对教育活动规律的深刻揭示而使教育理论显得十分贫乏。第二,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建国以来,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有不少经验教训,其中一个问题是没有很好地坚持以辩证唯物法对指导,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在纠正某一片面时又出现另一种片面。第三,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由于不善于把实践问题提炼成科学研究问题,进而转化为理论课题,导致我国很多研究成果停留在一般经验总结和感性认识层面。第四,对外国教育理论及学派观点鉴别、批判不够。(大气;洋气;雅气;土气等,关键要有“底气”)。趋势:第一,由强调实证研究向综合性研究方面发展;第二,教育研究范围扩大,向着现实化和结构化的方向发展。第三,研究的相关学科拓宽更新,反思意识加强。) 41A?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1:51
教育研究领域积累了种种研究方法,诸如调查法、观察研究、访谈法、实验研究、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传记法、行动研究法、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人种志研究、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现象学研究、教育解释学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