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2: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0:11
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末,在湘北汉寿产生了一个延续四代、长达160余年的文学大家族,这就是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易氏作家群。易家四代文武兼资,簪缨相续,都是从少年起即显露出珠玑满腹、锦绣盈肠的才华。他们在投身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时,还留下了大量瑰丽的诗文,在中国近、现代文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现代著名作家易君左,便是这个家庭中一颗耀眼的文星。
易君左的祖父易佩绅,1828年生于汉寿,可算是这个文学家族中第一代人。他是清末儒将,官至四川、江苏布政使。写下诗词800余首,有《函楼诗钞》、《函楼文钞》20余卷,记录了他从求知求名到救国救民的心路历程。其感时怀古诗苍凉沉郁,时代性强;写景咏物诗晓畅清新,内涵深厚;连赠答酬唱诗亦流露出很强的忧患意识。尤其是一篇描述胞兄易书绅关爱体谅他的传记,文情并茂,细节感人肺腑,给易君左幼小的心灵以强烈震撼。易佩绅诗文中强烈的“民本”思想和豪爽风骨,对易氏几代作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易氏第二代作家中的核心人物应推易顺鼎。他是易君左的父亲,清光绪年间举人,大半生奔忙于军旅和官场,官封二品顶戴,晚年任印铸*。他生性聪慧,诗才横溢,三岁时诵读《三字经》。1863年他5岁生日那天,父亲易佩绅逗他对联,出句“鹤鸣”,易顺鼎不假思索地答曰:“犬吠”。父亲命他续对,他相继对出“猿啼”、“凤舞”、“龙翔”。那年,易顺鼎在一次逃难途中与家人失散了,先被太平军收养,后被清兵王爷恩送回家。即依据此事,在父母的指导下写出一篇“述难”文章,于是神童之称传遍全国,以至到了1894年冬月21日,慈禧太后召见他时,头一句话便问:“你就是5岁的神童易顺鼎吗?”他15岁时即有诗、词两卷问世,其中的“生来莲子心原苦,死傍桃花骨亦香”、“秋月一丸神女魂,春云三摺美人腰”等丽句,传诵一时。易顺鼎一生著述甚丰,有诗集72卷逾万首,词集10卷,杂著29卷。其诗意象开阔,别具一格;词作辞采绚丽,蕴藉深厚,与晚清另一著名诗人樊增祥并峙于诗界两雄,《全清诗》、《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均收进他的诗和散文,其名字在近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1920年秋病卒于京寓。 易君左的叔父易顺豫系光绪进士,曾任江西吉安知府,辅仁大学、中国大学和山西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湘社集》、《琴意楼诗》等,《全清诗》收有他和胞兄易顺鼎的词作。 易莹是易君左的大姑母,她孀居在易园,蕙心兰质,其诗清丽凄婉,技巧娴熟。因英年早逝,易君左没有见到过她,但从父亲为她编选的《玉虚斋集》里,已经读出这位不幸姑母的超群才华。 易瑜是易君左的二姑母,一生致力于教育,同情中国*党领导的民主*,并积极投身妇女解放运动。她精于诗文,与丈夫黄仲芳倩影联唱,是清末民初全国著名女诗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湘影楼诗》、传记体小说《西园忆语》、散文集《髫龄梦影》。 易君左堪称易氏第三代作家中的佼佼者。他1923年获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投身新文化运动,被鲁迅划入京派作家范围。1926年参加北伐,开始了漫长的军旅文人生涯,任过多种文化宣传职务,授少将*。1949年后避住港台,从事编辑和教育工作。易君左在30年代即以散文集《闲话扬州》闻名于世,一生著书60余部,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艺术上多精美之作。香港文学研究社将他与周作人、林语堂、李广田等名家并列,台湾当代学者称他为中国现代游记写作第一名家。其作品拥有千千万万的港台和海外华人读者,在东南亚享有盛名,不少篇什选进台湾中学国文教材。他的书画均臻上乘,1944年在重庆中苏文协举办过书画展,名声大震。 易氏文学世家*作家是易征,系易君左第三子。他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长期在部队和地方从事文化宣传、出版工作,晚年担任过《现代人报》总编。作品有新诗集《红豆集》、小说集《南海渔家》、散文集《多伦多来客》、评论集《诗的艺术》、《文学絮语》、文学随笔《文艺茶话》等14部。系中国作协会员,1997年在广州逝世。